唐詩三百首里面的詠柳

唐詩詠柳
2個回答2022-07-10 13:15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詩「 詠柳」 的內(nèi)容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4-04 21:32
詠 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詩《詠柳》的作者是誰?
2個回答2023-01-25 13:48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詩的前兩句連用兩個新美的喻象,描繪春柳的勃勃生氣,蔥翠裊娜;后兩句更別出心裁地把春風(fēng)比喻為“剪刀”,將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fēng)”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不僅立意新奇,而且飽含韻味。
唐詩詠柳的作者是誰
2個回答2022-12-12 20:45
《詠柳》是盛唐詩人賀知章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詩中借柳樹歌詠春風(fēng),把春風(fēng)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詩《詠柳》賀知章
1個回答2024-03-13 17:26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詩素描 詠柳
1個回答2022-07-14 15:50
《蝶戀花》: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jié)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fā)。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無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詠柳.(唐).賀知章
3個回答2023-03-21 06:40
一個其實很偉大的詩人,他的詩詞不多,可是每一篇都非常有名的,他和李白基本上是齊名
唐朝的賀知章有《詠柳》還有什么詩
1個回答2023-02-12 14:36
春雨,詠鵝,從軍行
唐詩三百首山村詠懷
1個回答2024-02-12 16:53
《山村詠懷》宋代: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旦槐御。
譯文:
一眼看去有二三明罩里遠,輕霧籠罩著四五戶人家。
亭臺的樓閣有六七座,八九十枝的鮮花在綻放。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一去”做水平運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模巖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gòu)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fēng)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唐詩三百首山村詠懷?
1個回答2024-03-21 15:27

《唐詩三百首》,是清朝人孫洙編選的。孫誅,字臨西,號蘅塘退士,江蘇無錫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生性聰穎,家貧好學(xué),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及第,做過知縣,頗有政聲。他遍覽群書,精選出唐詩310首(道光年間注者增為313首)。為什么取名“三百首”呢?大概是效仿孔子刪詩而成“詩三百”之義吧。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