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的注釋

不求甚解解釋
1個回答2024-02-17 01:28
甚:過分、很、極;如"欺人太甚"。解:了解,理解。原意是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現(xiàn)在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會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況,是一個典型的古今異義。
求“一之為甚”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2-20 04:20
yī zhī wéi shèn做了一次,已經(jīng)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同“一之謂甚”。元·侯克中《歸興》詩:“一之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钡涔食鎏?p>元·侯克中《歸興》詩:“一之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p>近義詞

一之謂甚、一之已甚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做了一次,已經(jīng)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同“一之謂甚”。
成語舉例:張愛玲《浮花浪蕊》:“衣飾發(fā)型都相仿,就使人覺得一之為甚,豈可再乎?”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結(jié)構:緊縮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不甚了了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3-11 02:02
不甚了了_成語解釋
【拼音】:bù shèn liǎo liǎo
【釋義】: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出處】:宋·洪邁《夷堅丁志·黃州野人》:“初不甚了了,養(yǎng)之數(shù)日,始能言,乃實人也?!?br/>【例句】:我回家去了三年,外面的事情,~。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十七回
有哪些注意力集中,甚至忘記了自己好朋友的名人故事
1個回答2024-03-15 16:45
有次牛頓請朋友家里吃飯叫朋友外面等下進去工作下誰知牛頓了工作連朋友外面都記得了朋友等及了吃了燒雞回去了出來看還自己吃過午飯了
解釋“不求甚解”的含義?
1個回答2024-02-09 04:59

不求甚解發(fā)音bùqiúshènjiě釋義只求知道個大概,不求徹底了解。常指學習或研究不認真、不深入。語出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傳》中,陶淵明談到了自己的讀書體驗:“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說:自己喜愛讀書,不死啃書本字句鉆牛角尖,而是著重領悟文中原意。每逢讀到會心處,有了一點新的體會,便高興得連吃飯也忘記了。“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讀書只求領會文章要旨,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現(xiàn)在人們常用它來比喻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或?qū)ぷ黢R虎、對情況了解不深入。在現(xiàn)代漢語里做貶義

求“莫此為甚”的解釋
1個回答2024-02-09 12:48
mò cǐ wéi shèn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多指不良傾向或形勢嚴重。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四:“名不雅古,莫此為甚。”典故出處

宋·洪邁《容齋三筆》卷四:“名不雅古,莫此為甚?!?/p>近義詞

莫此之甚、莫斯為甚、莫茲為甚

英文翻譯

A more flagrant instance has yet to be found.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沒有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多指不良傾向或形勢嚴重。
成語舉例:宋·洪邁《容齋三筆·樞密稱呼》:“名不雅古,莫此為甚。”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分句;多指不良傾向或形勢嚴重
成語結(jié)構:緊縮式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相去甚遠解釋?
1個回答2024-02-29 00:16

“相去甚遠”是一個動詞,指互相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和距離。相去甚遠 [xiāngqùshènyuǎn]釋義:互相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和距離。造句:

①我的繪畫技術與你相比,相去甚遠,望塵莫及。

②拜上帝會與基督教的表面聯(lián)系看起來比較接近,實際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上相去甚遠。

③你和他相去甚遠。

成語解釋造句:不為已甚
1個回答2024-03-05 13:32
不為已甚

拼音: bù wéi yǐ shèn

近義詞: 適可而止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比喻不要太過分

解釋: 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

出處: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敝祆浼?“己,猶太也。楊氏曰:‘言圣人所為,本分之外,未加毫末?!?

造句: 那家人聽了,倒道南令本~,不過大吏過嚴罷了。(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六回)
世說新語或古代寓言的 原文 翻譯 注釋 急!一定要有: 原文 翻譯 注釋謝謝
1個回答2024-01-18 10:44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無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贊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十分堅固,任何東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十分鋒利,什么東西都能穿透.”有人問:“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樣呢?”那個人回答不出來了.
文言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憫:耽心、憂慮的意思.長:生長、發(fā)育的意思.揠:拔的意思.芒:疲乏.芒芒然,很疲倦的樣子.謂:告訴.病:勞累.予:文言人稱代詞,我的意思.趨:趕去.非徒:不僅只是.
:戰(zhàn)國時候,宋國有個農(nóng)民種了一塊地.栽下禾苗后,他希望它很快長高.結(jié)出果實.他每天都到地里去看,但禾苗長得很慢,他心里非常著急.怎樣才能讓禾苗盡快長高呢?
天氣很好,艷陽高照,他到地里去把禾苗一一拔高.回家后,他很得意地對家里人說:“累死我了,我?guī)椭堂玳L高了.”他的兒子到地里一看,禾苗全枯死了.
拔苗助長:原作“揠苗助長”,后作“拔苗助長”.
評點:
此則寓言從反面生動地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遇事如果不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只能是好心辦壞事.
磨杵成針
“李白少讀書,未成,棄去.道逢老嫗磨杵,白問其故.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卒業(yè).”
寓意:沒有~的毅力,學問上就不可能有很深的造詣.
四字成語注釋及注音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07 12:44

四字成語,均是以漢語拼音標注(含四個聲調(diào))。多數(shù)成語先解釋每個字的意思,再融合成一個有特定意思的成語,亦或是給出典故、造句、打比方、圖片等,用生動的例子,以這些作為有效的解釋。 比如: 1、紙上談兵[ zhǐ shàng tán bīng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哀鴻遍野 [ āi hóng biàn yě ]:比喻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打比方) 3、安步當車[ ān bù dāng chē ]: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xiàn)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具體解釋) 4、城下之盟[ chéng xià zhī méng ]:出 自 《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睌耻姷搅顺窍?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典故)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