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張僧

張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是真的嗎?
1個回答2022-09-23 01:00
我想應(yīng)該是真的吧!
張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是真的嗎?求答案
1個回答2024-02-01 23:56
真的畫龍點睛張僧繇唐·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br>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贝蠹也恍牛实垡欢ㄒ嬌涎劬?,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guān)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唐僧在女兒國抒懷并看著女兒國王的眼睛都有什么歌
1個回答2024-03-24 19:45
女兒情 詞:楊潔 曲:許鏡清 唱:吳靜 鴛鴦雙棲蝶雙飛, 滿園春色惹人醉。 悄悄問圣僧, 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說什么王權(quán)富貴, 怕什么戒律清規(guī)。 只愿天長地久, 與我意中人兒緊相隨。 愛戀伊,愛戀伊, 愿今生常相隨。 愿今生常相隨,常相隨。
畫龍點睛張僧繇怎么讀
1個回答2023-12-12 17:03

畫龍點睛張僧繇怎么讀:讀作zhāng-sēng-yóu。

擴(kuò)展資料:

張僧繇,字號不詳,吳郡吳中(今江蘇蘇州)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大臣,著名畫家。張僧繇的繪畫藝術(shù)對后世有著極大的影響,與顧愷之、陸探微、吳道子并稱為畫家四祖,唐朝畫家閻立本和吳道子都遠(yuǎn)師于他。

張僧繇擅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時人稱為超越前人的畫家。梁武帝好佛,凡裝飾佛寺,多命他畫壁。所繪佛像,自成樣式,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亦精肖像,并作風(fēng)俗畫,兼工畫龍,有畫龍點睛,破壁飛去的傳說。

他曾在建康一乘寺門上用天竺(古印度)畫法以朱色及青綠色畫“凸凹花”,有立體感。姚最《續(xù)畫品錄》中說:“善圖塔廟,超越群工?!睆垙┻h(yuǎn)家曾藏有張僧繇的《定光如來像》,并親眼看到過他的《維摩詰》《菩薩》等作品。

張僧繇生平勤奮,《續(xù)畫品錄》說他“俾晝作夜,未曾厭怠,惟公及私,手不釋筆,但數(shù)紀(jì)之內(nèi),無須臾之閑。”足見他業(yè)精于勤的可貴精神。在色彩上,吸取了外來影響。

張僧繇是古代人名,張僧繇是南北朝時期的梁朝人。梁武帝時期,張僧繇的官位為武陵王國侍郎。張僧繇在政治方面的成就并沒有在繪畫方面的成就高。

張僧繇主要擅長畫佛道,對人物、花鳥、風(fēng)景等繪畫也是十分擅長的,他為寺廟畫了很多與眾不同的壁畫,并且也為南北朝時期的主公也畫過肖像。

在張僧繇之前的畫家,大多數(shù)都是采用簡單的線條來進(jìn)行繪畫,也通過線條是否完美來判斷一幅畫是否成功。

自張僧繇出現(xiàn)后,線條是否完美并不能決定一幅畫是否成功。張僧繇引用書法中的用筆方法,豐富了繪畫的技巧,而張僧繇這種方法,也被稱為了“疏體”。

僧僧僧僧僧僧粥僧僧僧僧僧僧,打一成語
1個回答2023-10-10 07:50
增多粥少??!
畫龍點睛這則故事反映了張僧繇繪畫所具有怎樣的藝術(shù)魅力?
1個回答2024-02-02 05:47
擅于抓重點,講繪畫的感情主題以及中心思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的藝術(shù)魅力
大僧25個,小僧75個.求大僧和小僧各多少個?
1個回答2023-08-14 02:20

大僧25個,小僧75個

設(shè)大僧為x個,則小僧為100-x

3x+(100-x)/3=100

解方程得x=25

所以大僧25個,小僧75個

擴(kuò)展資料

復(fù)合應(yīng)用題解題思路:

1、理解題意,就是弄清應(yīng)用題中的已枯乎改知條件和要求問題。沒判

2、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就是分析已知數(shù)量與未知數(shù)頃肆數(shù)量,已知數(shù)量與未知數(shù)數(shù)量間的關(guān)系,找到解題途徑,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好算什么。

3、列式解答,就是根據(jù)分析,列出算式并計算出來。

4、驗算并給出答案,就是檢驗解答過程中是否合理,結(jié)果是否正確,與原題的條件是否相符,最后寫出答案。

高僧傳的高僧傳介紹
1個回答2024-01-18 23:42


中國歷史上以《高僧傳》命名的佛教典籍,共有以下四種:
1.梁代慧皎所編之《高僧傳》十四卷,又稱《梁高僧傳》,簡稱《梁傳》、《皎傳》;
2.唐代道宣所編之《高僧傳》三十卷,又稱《續(xù)高僧傳》或《唐高僧傳》;
3.宋代贊寧所編之《高僧傳》三十卷,又稱《宋高僧傳》或《大宋高僧傳》;
4.明代如惺所編之《高僧傳》八卷,又稱《明高僧傳》或《大明高僧傳》。
南京金陵刻經(jīng)處,將以上分別編為《高僧傳》初集、二集、三集、四集出版發(fā)行。
《梁高僧傳》記載自東漢永平至梁代天監(jiān)間著名僧人的傳記。南朝梁代僧人慧皎(497~554)撰?;垧?,上虞人(今屬浙江)。居會稽嘉祥寺。此書13卷,將所載僧人分為“譯經(jīng)”、“義解”、“神異”、“習(xí)禪”、“明律”、“忘身”、“誦經(jīng)”、“興?!?、“經(jīng)師”和“唱導(dǎo)”等10類。他在序言中自稱記了 257人事跡,“又傍出附見者二百余人”。卷末附有同時人王曼穎致慧皎書。對此書頗加稱贊。梁代以后,唐代道宣撰《續(xù)高僧傳》30卷,一稱《唐高僧傳》,宋代贊寧等撰《宋高僧傳》30卷,明代如惺撰《大明高僧傳》8卷,其體例大致依據(jù)梁傳,合稱《四朝高僧傳》。
《梁高僧傳》對研究漢魏六朝文學(xué)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它記載了佛教傳入中國及佛經(jīng)翻譯文學(xué)的情況,如卷二所載后秦僧鳩摩羅什對翻譯文字的要求就常為后人所提及。其次,此書記載了許多文人和佛教僧侶的交往以及他們受佛教影響的情況,如支遁和孫綽、許詢、王羲之等人的來往及慧遠(yuǎn)與謝靈運等人的關(guān)系。再次是此書在記述一些僧侶事跡時,也寫到了他們的文學(xué)活動,如卷五竺道壹傳記載了帛道猷贈他的詩,此詩寫得清警流麗,而且可據(jù)此糾正《詩品》把帛道猷當(dāng)作南齊人的錯誤。還有象“經(jīng)師”部分記述佛教徒誦經(jīng)聲調(diào)問題,頗受研究者重視,認(rèn)為與四聲說的興起有密切關(guān)系;“唱導(dǎo)”部分的總論敘述南朝佛教徒利用講唱形式宣揚教義的情形,也經(jīng)常被研究俗文學(xué)的學(xué)者引用。此外,書中還載有不少志怪小說及宗教故事,如史宗等故事,也常被唐代詩人當(dāng)作典故使用。
《梁高僧傳》通行的版本有《海山仙館叢書》本等多種。

孫悟空是火眼金睛,為什么看不出真假唐僧?
1個回答2022-10-31 15:25
孫悟空辨別妖怪,不僅只靠他的火眼金睛,還需要鼻子、耳朵。這樣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辨別出妖怪。
畫龍點睛中張僧繇在墻上畫了幾條龍
1個回答2023-11-17 15:02

畫龍點睛中張僧繇在墻上畫了四條龍。

1、畫龍點睛的簡短故事:

南北朝時期,梁朝有位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畫特別傳神?;视H貴族,富商大賈都爭相索求他的畫。傳說一年,張僧繇奉梁武帝之命,前去金陵安樂寺的墻上畫四條金龍。僅三天,他就畫出了四條活靈活現(xiàn)、威風(fēng)凜凜的龍。

這四條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與真龍竟沒有什么差別。一時間,圍觀的人都大為驚嘆。然而當(dāng)人們湊近細(xì)看時,才發(fā)現(xiàn)這些龍全都沒有眼睛。這樣明顯的缺陷讓大家感到非常不解,紛紛請求張僧繇為龍?zhí)砩涎劬Α?/p>

張僧繇卻笑著說:“為龍畫上眼睛不難,可一旦畫了眼睛,這四條龍可就飛走了?!贝蠹乙宦犨@話,都哈哈大笑起來,覺得他十分荒唐。畫出來的龍怎么會飛走呢?所有的人都不相信,認(rèn)為張僧繇在開玩笑。

于是,張僧繇只好答應(yīng)先給其中兩條龍畫眼睛。他當(dāng)著眾人的面,提起筆輕輕在畫上點上眼睛。剛畫完,不可思議的事就發(fā)生了:天空忽然烏云密布,緊接著一陣電閃雷鳴,那兩條龍竟真的震破墻壁,凌空飛起,最終消失在云層中。

眾人全都驚得目瞪口呆。等云散天晴時,大家看到雪白的墻壁上果然只剩下兩條龍了。而張僧繇只是站在一旁,笑而不語。后人據(jù)此故事總結(jié)出成語“畫龍點睛”。

2、意思:

原先是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有力。

成語出處與釋義:

成語出處:

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云:“點之即飛去?!比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ㄌ啤垙┻h(yuǎn)《歷代名畫記·張僧繇》)

釋義:

張僧繇畫了龍不點睛。每次都說:“點上龍就會飛走了。”大家都以為他在鬧得玩,所以請求他點上眼睛。一會兒后,雷電突破墻壁,兩條龍乘著云飛上天去,還有兩條沒有點睛的龍還在原地。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