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的讀書筆記

相关问答
狼圖騰讀書筆記
1个回答2024-03-09 11:18

主角陳陣是一位漢人知識青年,他到了內蒙古大草原中,生活在那哩,體會草原人的生活,漸漸的他發(fā)現(xiàn)草原人的強悍與漢人的軟弱,再草原上生活的人甚麼都得要靠自己的雙手和一顆雄心豹子膽,因為草原上住著一批批聽了令人聞風變色;看了令人寒毛直豎的草原狼。草原人打狼獵狼,卻又矛盾的把狼當成神一樣尊敬,他們認為狼會使人類進步,若是沒有草原狼的出現(xiàn)人類不會為了生存而努力,草原狼是大自然中維持平衡的基礎點。然而這本書的結局是悲劇,草原狼被漢人用先進的子彈、武器打死、打走,草原沒了狼,內蒙古沒了狼,蒼穹下原本的那片蓊綠的碧沁被黃沙撲滅了。草原悲歌以她最不愿看到的景象,如泣如訴地唱起,那些曾經(jīng)美麗的一切都如沙力搬,煙飛塵滅了。


狼圖騰讀書筆記
1个回答2024-03-15 09:15
《狼圖騰》不僅是一部真摯感人的小說,也是一首深情纏綿的長詩,更是一部人類認識自己,認識自然,認識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歷史文化和生態(tài)學教科書。它用狼哭嗥的憤怒與血淚的控訴換回了人們的覺醒,來認清并正視自己的錯誤。
草原學是一部生態(tài)學,也是一部生存學,一部古老而又奇妙的關系學。草原上的各種生物通過捕食的關系構成了一個龐大的食物鏈,這條鏈的一頭是草,另一頭是狼,二者是食物鏈的起始,對草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草原最重要的是草,沒有了草,草原將失去它的作用和意義,并將成為荒漠戈壁。而狼就是草原的保護者,他通過對其它食草動物的捕食而大大限制了草的敵人。草原上的食草動物是繁多的,比如:鼠、旱獺、羊、牛、馬等,并且都是以群為單位。然而草原上的肉食動物卻是極少的,雖然有虎、豹等,但大都成了稀有的保護動物,唯獨狼的數(shù)目是相對多一些的,并且是群體活動的。因此,保護草原的任務就落在了狼的身上。雖然在一般人的意識當中,狼是兇狠殘忍的野獸,然而從草原生態(tài)學的角度看,狼卻有著其它動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僅如此,自古以來狼還對草原游牧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有著巨大影響。草原人以放牧為生,因此就要提防牛馬羊的敵人——狼的襲擊。狼是草原上最驍勇善戰(zhàn)的動物,有速度,有武力,有組織,有智謀。草原人在長期的與狼的斗智斗勇中,漸漸地從狼那里學到了許多東西,并慢慢地磨煉出像狼一樣強壯的體魄和頑強、勇猛、智慧的性格。這就是草原人將狼作為民族精神圖騰的主要原因。正是如此,歷史上的南宋被小小的游牧民族打的山河破碎、改朝換代也就不足為奇了;而蒙古人成吉思汗當年率領他的英勇強悍的小民族用短短幾年時間橫掃歐亞大陸也就自有道理了。

其實,狼與草原人之間所透露出來的正是競爭與發(fā)展的關系。草原人通過與狼的持續(xù)較量來不斷地鍛煉自己、強大自己。如果沒有狼,也就不會有草原人強壯的體魄和粗獷大氣、英勇強悍的性格,而歷史恐怕也就要改寫了。

狼不但讓草原人明白了草原生態(tài)學的道理,也鍛煉出草原人特有的民族性格。因此,與其他民族相比,游牧民族雖然也打狼、殺狼,但最終卻是愛狼、護狼,與狼為友,拜狼為師,而且從來不恨狼,不把狼趕盡殺絕,相反還將狼作為圖騰來敬仰。不像以我們農耕民族為首的其它民族,恨狼、罵狼、打狼、殺狼,不肯“與狼為舞”,最后也就導致了自己民族性格中的缺陷——軟弱麻木
狼圖騰 讀書筆記
1个回答2024-03-05 23:52
主角陳陣是一位漢人知識青年,他到了內蒙古大草原中,生活在那哩,體會草原人的生活,漸漸的他發(fā)現(xiàn)草原人的強悍與漢人的軟弱,再草原上生活的人甚么都得要靠自己的雙手和一顆雄心豹子膽,因為草原上住著一批批聽了令人聞風變色;看了令人寒毛直豎的草原狼。草原人打狼獵狼,卻又矛盾的把狼當成神一樣尊敬,他們認為狼會使人類進步,若是沒有草原狼的出現(xiàn)人類不會為了生存而努力,草原狼是大自然中維持平衡的基礎點。然而這本書的結局是悲劇,草原狼被漢人用先進的子彈、武器打死、打走,草原沒了狼,內蒙古沒了狼,蒼穹下原本的那片蓊綠的碧沁被黃沙撲滅了。草原悲歌以她最不愿看到的景象,如泣如訴地唱起,那些曾經(jīng)美麗的一切都如沙力搬,煙飛塵滅了。
狼圖騰每章讀書筆記
1个回答2024-03-01 21:58
《狼圖騰》第一章:在雪窩中跟隨蒙古老人畢利格欣賞狼群的北京知青陳陣侍銷,回想起到草原兩年來的兩次可怕經(jīng)歷:第一次,單騎獨人、赤手空拳的他誤闖入狼陣,恐懼讓他失去任何知覺,是大青馬的勇氣和智慧讓他靈魂回竅,阿爸曾經(jīng)的教誨讓他突來靈感,竟出奇不意地嚇退狼群從而僥幸脫險;第二次,沉睡中的他被驚醒,嘎斯邁大嫂正拽著一條巨狼的長尾企圖將其拖出羊群,驚呆的他束手無策,9歲男孩巴雅爾卻奮不顧身地過去幫忙,威猛的大狗巴勒最終建功.狼群久久不對黃羊發(fā)起進攻,令陳陣感到很奇怪...
  《狼圖騰》第二章:陳陣原以為三頭狼才能對付一只黃羊,但數(shù)幾十只狼就這樣對上千只黃羊進行了一次成功的圍剿,雖然有畢利格阿爸在旁講解,仍令陳陣看得目瞪口呆,還令他不由得想起老棗游了蒙古鐵騎...
  《狼圖騰》第三章:第二天,畢利格阿爸帶大家去雪窩中挖取被狼群圍剿后留下的黃羊,他的一些言行令陳陣似懂巖和非懂:狼是在為草原除害;給狼留下過冬的肉;活的黃羊全部放走.
  《狼圖騰》第四章:陣陣對蒙古人和狼越來越著迷.外來戶們置畢利格阿爸要給狼留下過冬肉的話不顧,偷偷挖走了全部黃羊,而場部也恢復了草原一年一度的掏狼崽活動.阿爸嘆道:狼群該發(fā)狠了…
狼圖騰小狼小狼和狼圖騰有什么區(qū)別
1个回答2023-04-04 23:21
小狼小狼在書中被稱為狼圖騰的少兒版,相比狼圖騰,
小狼小狼更偏向于陳陣和小狼之間的感情。狼圖騰中小狼只是一個部分,它還訴說了蒙古人的信仰等等,但相對的,關于小狼的沒有小狼小狼多
《狼圖騰》與《狼圖騰·小狼小狼》的區(qū)別
3个回答2023-02-23 09:11
小狼小狼和狼圖騰是一個故事小狼小狼適合兒童看狼圖騰適合大人看沒有圖畫小狼小狼有
求《狼圖騰》和《狼圖騰之小狼小狼》的區(qū)別
3个回答2023-02-26 16:37
是一個人寫的 姜戎寫的 是不同的 《狼圖騰之小狼小狼》是《狼圖騰》少兒版 給孩子看 的
《狼圖騰》和《蒙藏狼圖騰》有什么不同?哪個好?
2个回答2023-04-09 14:48
我看過狼圖騰,挺好的,寫的狼的智慧和耐性,古時候的戰(zhàn)爭都使用過狼的智慧
蒙古人的圖騰真的是狼嗎?蒙古人為何把狼當做自己的圖騰?
1个回答2024-05-23 08:11

記得在金庸作品《天龍八部》里,大英雄喬峰胸口刺著一支狼頭,這一圖像是他確定自己不是漢族人,而是他一直視為死對頭的契丹人。在這里,狼頭紋身被視為一個民族的標志,或者可以說是一個民族的信仰,一個民族的圖騰。

那么,狼這種動物在少數(shù)民族真的一直是信仰般的存在嗎?

之前,《狼圖騰》這部電影熱播時,作家郭雪波先生(他是蒙古人)借助微博發(fā)表了一紙聲明,他堅決認為:狼不是蒙古族的圖騰,《狼圖騰》是某些人出于商業(yè)目的而嫁禍給蒙古人的偽文化。為此,他在網(wǎng)上與那些認為狼就是蒙古族圖騰的人開展了一番“唇槍舌戰(zhàn)”。

其實,早在《狼圖騰》出版后,業(yè)界對于“狼精神是不是值得傳頌”“狼是否是蒙古族的圖騰”的爭論就一直存在,但卻一直沒有定論。只能說,任何東西一旦涉及商業(yè)利益,它便不再純粹,不僅僅只是學術討論了。郭雪波則認為,我們要傳承真正的優(yōu)質民族文化。

一,狼不是蒙古人的圖騰,沒有在任何文獻中有發(fā)現(xiàn)過狼是蒙古人圖騰這件事。所以,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沒有任何證據(jù)可以證明“狼是圖騰”這個事情。

二,蒙古族的信仰,先是薩滿,后來,信仰佛教。

三,對于游牧民族來說,狼是天敵,不是伙伴,更不可能是吉祥物。狼貪婪、自私、冷酷、殘忍,沒有團隊精神,還會同類相斗,斗得你死我活,這種精神,是不值得宣傳歌頌的。

四,《狼圖騰》不過是一本漢人知青寫的小說,而這個知青在蒙古也不過住了3年,可以判斷他對蒙古的風俗文化知之甚少。所謂“狼是蒙古族的圖騰”,只是他臆想出來的偽文化。

五,《狼圖騰》借用了自己作品《大漠狼孩》里面關于生態(tài)文化的理念。(《狼圖騰》曾向自己要過小說《大漠狼孩》)。

之后,在與網(wǎng)友互動時,郭雪波再次強調:狼不是蒙古人的圖騰這事,自己已經(jīng)強調了很多年?,斃叻颍晒湃?,作家)也是認同自己的觀點,并且,他還找過有關組織反映過。但不管反對“狼圖騰”精神的呼喊有多大聲,都沒有辦法蓋過“狼圖騰”的宣傳聲音,因為“狼圖騰”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產業(yè)鏈,是一個強大的利益集團。

出版,宣傳,電影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鏈條,把“狼圖騰”的所謂精神傳播開來,把不屬于蒙古人的圖騰硬嫁禍給蒙古人,這是對文化的不尊重。所以,“為傳承真正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再苦再難,必須與《狼圖騰》的利益集團對抗,弘揚我中華民族文化正統(tǒng)。只是,他在電影熱播之際,發(fā)表如此聲明,引起了網(wǎng)絡熱議,不是為電影帶來熱度,帶來流量嗎?

可以說,他也是在無形中幫電影做了一輪免費的宣傳。

《狼圖騰》一書出版至今,歷史學家、民族學加、軍事學家等多個領域的大家爭論不休?!袄钦娴氖敲晒湃说膱D騰嗎”“狼精神”真的就這么不堪嗎?

有很多蒙古人是支持郭雪波的,他們認為:蒙古人信仰的是長生天以及長生地,他們尊重大自然,崇拜自己的祖先,平時祭拜天地、大自然和象征自己祖先的“敖包”,沒有人祭拜過狼。而且,對于游牧民族來說,狼是他們的生存的對手,因為其經(jīng)常偷吃羊,他們是天敵的關系,直到今天,遇到狼來禍害羊群,蒙古人對待狼就一種態(tài)度——殺。

所以,不要說祭拜狼這種事了,平時佩戴狼髀石,也不過是用來辟邪而已,沒有其他的意思?!独菆D騰》只是一本小說,而且,是一個不了解蒙古文化的漢族人寫的小說,雖然,這里面的故事很精彩,但是,里面的內容卻都是虛構的,是作者臆想出來的。狼不是蒙古人的圖騰,沒有人會去信仰自己的天敵。

并且,歷史學博士劉小萌還說道:“文學作品不能違背起碼的歷史記載和牧區(qū)的實際生活。小說里提到牧民的天葬是為了讓狼吃掉尸體來完成升天的過程,事實上,牧民最理想的天葬是由鷹將尸體啄食,其次才是走獸啃食,最忌諱的是保留完尸。在內蒙古民俗里,鷹的地位遠比狼要崇高,因為鷹對牧民的生活不造成危害,相反,我從未聽到牧民對狼有一句好話。

這里又有人說了:“蒼狼白鹿”傳說是證據(jù),它能證明“狼圖騰”是蒙古人的信仰?自然,有人反對,就會有人贊同。有人找到相關文獻,以證明“狼圖騰”就是蒙古人的信仰這一觀點。

《元朝秘史》、《史集》這兩本書都有記載“蒼狼白鹿”這個傳說。而這個傳說就能充分說明蒙古人的先祖真的把狼視為祖先,狼是蒙古的祖先。譬如《蒙古秘史》寫到:“成吉思汗的根源:奉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蒼狼的意思,和他的妻子豁埃·馬闌勒,白鹿的意思... ...”這句話的記載,說明蒙古族遠祖認為狼和鹿都是他們的老祖宗。

事實上,郭雪波還質疑了小說《狼圖騰》里的許多描寫。

他認為:成吉思汗時期的戰(zhàn)旗是九足神鷹,不是所謂的狼旗;“蒼狼白鹿”的傳說也被極度的曲解,“孛日帖·赤那”“豁埃亦·瑪闌勒”這是人家夫妻名字,孛日帖·赤那的就是紫色狼的意思,豁埃亦·瑪闌勒是母鹿的意思,但是,人家的名字就是這么叫的,不是說這就是真的“蒼狼”與“母鹿”,所以,也不能這樣就曲解為蒙古人就信仰是狼和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