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蟬三絕

相关问答
詠蟬三絕的李商隱的《蟬》譯文
1个回答2022-10-18 03:10

你棲息在樹的高枝上,餐風飲露,本來就難以飽腹,何必哀婉地發(fā)出恨怨之聲?這一切其實都是徒勞的。由于徹夜鳴叫,到五更時已精疲力竭,可是那碧樹依然如故,毫無表情。我官職卑微,像桃木偶那樣四處漂泊,而故鄉(xiāng)的田園卻已荒蕪。煩請你用鳴叫之聲給我敲響警鐘,我的家境同樣貧寒而又凄清。

駱賓王《在獄詠蟬》,為什么要詠蟬呢?
2个回答2023-03-31 03:28
寫出了他誣陷被壓抑的心情
在獄詠蟬
3个回答2022-05-29 06:51
大概是比喻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詠蟬全詩意思
1个回答2023-08-11 20:45
全部是錯的,你真傻。
在獄詠蟬的作者簡介
1个回答2024-08-05 18:42

駱賓王(約626—684后),唐代文學家。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曾任臨海丞。后隨徐敬業(yè)起兵反對武則天,作《討武瞾檄》,兵敗后不知所終,或說被殺,或說為僧。他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杰”之一。有《駱賓王文集》。

是《在獄詠蟬》這首詩
1个回答2023-08-19 06:48
李白杜甫王昌齡
【在獄中詠蟬】全詩?
1个回答2024-04-17 17:07
駱賓王的<<在獄中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中詠蟬】全詩?
1个回答2024-06-16 15:39
獄中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唐代文壇詠蟬詩三絕的是
1个回答2022-12-12 10:26
唐代文壇有非常著名的三首詠蟬詩,被合稱為詠蟬三絕,分別是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詠蟬》,以及李商隱的《蟬》。這三首詩或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為后世所稱道。

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首小詩是唐代詠蟬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是虞世南的一代名作,唐太宗曾屢次稱贊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該詩后兩句是千古名句,向世人傳達了一個真理:品德高尚,立身高潔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借(不如金錢地位,有名望者的提攜幫助等),自能聲名遠播。

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天才兒童,7歲的時候就寫出了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詠鵝》。該詩寫于獄中,作者以貪贓罪被誣下獄。這首詩是作者在為自己辯解,表明了自己的高潔品質。該詩運用了象征手法,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患難中的詩人不被世人所理解,無疑是苦悶的。

蟬【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是唐代最后一位大詩人,一生郁郁不得志。詩中的蟬,蘊含了作者自己的影子。該詩表明了世事的艱難,作者和蟬一樣,為人清高,所以生活貧困。本希望得到貴人們的相助,卻徒勞無功。蟬饑而哀鳴,樹卻默然不動,真是絕情!

這三首詩皆是詠物詩的上乘之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遇、氣質的不同,雖然同樣運用了比興手法,卻呈現出了不同的面貌,構成了極富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虞世南的蟬是得意者的形象,駱賓王的蟬是落難者的苦悶,李商隱的蟬是清貧中在發(fā)牢騷。

詠蟬三絕,不同凡響,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蟬的高潔品質。
詠蟬的詩句
3个回答2023-04-05 16:00
詠蟬 / 在獄詠蟬
作者: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作者: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