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帶拼音版

大林寺桃花
1個回答2024-02-05 01:40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在江州(今九江)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
  全詩如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詩翻譯: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到這里來。
  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大林寺桃花
1個回答2024-03-05 20:48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賞析】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之上,向來人跡罕到,作者偶游于此,竟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jié)氣,觀察是非常細致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xiàn)象嗎?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詩人的感慨,應該蘊含著他對于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白居易集》卷四十三有一篇《大林寺序》,應與這篇詩對讀:“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zhí)亍|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大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huán)寺多清流蒼竹,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于是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边@對了解白居易作詩時的心境是很有幫助的。
大林寺桃花的道理?
1個回答2024-03-09 19:01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 哲理: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其實這種特殊的矛盾規(guī)定了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詩句深刻地說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如果離開了對于矛盾特殊性的具體分析,人們就無法區(qū)分事物,也就更談不上正確地認識事物。

大林寺桃花
1個回答2024-02-12 10:32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賞析】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之上,向來人跡罕到,作者偶游于此,竟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詩中寫四月間山下(即所謂“人間”)已是百花凋落,而山上桃花才剛剛盛開,幾乎相差一個節(jié)氣,觀察是非常細致的。但詩人所要說明的真是自然界的某種現(xiàn)象嗎?如果允許大膽推測的話,這山下山上,正暗示著世間和出世間,否則為何特出“大林寺”桃花呢?所以,詩人的感慨,應該蘊含著他對于人生世事的某些感觸?!栋拙右准肪硭氖幸黄洞罅炙滦颉罚瑧c這篇詩對讀:“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南陽張深之、廣平宋郁、安定梁必復、范陽張?zhí)?、東林寺沙門法演、智滿、士堅、利辯、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歷東西大林,抵化城,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huán)寺多清流蒼竹,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于是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別造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門,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樂天序?!边@對了解白居易作詩時的心境是很有幫助的。

【品評】



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 817 )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這是一首紀游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關于他寫這首詩的一點情況,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參考。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么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 “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 ” 、 “ 與平地聚落不同 ” 的景物節(jié)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fā)現(xiàn)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詩的開首 “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后面的 “ 常恨春歸無覓處 ” 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 “ 芳菲盡 ” ,與第二句的 “ 始盛開 ” ,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 -- 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 “ 人間 ” 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仿佛從人間的現(xiàn)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fā)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 “ 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并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仿佛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xiàn),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大林寺桃花的名句
1個回答2024-03-11 23:08
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注釋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到這里來。
寺廟英文怎么拼
1個回答2024-01-29 14:21
temple
寺剎的拼音狐寺剎的拼音是什么
1個回答2023-11-17 21:07
寺剎的讀音是:sìshā。
寺剎的拼音是:sìshā。結構是:寺(上下結構)剎(左右結構)。注音是:ㄙ_ㄕㄚ。
寺剎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指寺和塔。指寺院。
二、引證解釋
⒈指寺和塔。引《法苑珠林》卷五三:“晉咸康中建安太守孟景欲建剎立寺。於夕,聞床頭_然,視得舍利三枚,因立寺剎?!雹仓杆略?。引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下:“遠近寺剎,徙足所到,無非同志游寓所在?!蓖豸攺堵牫钡墓适隆罚骸拔覀冇斡[完了寺剎和名勝,覺得海的神秘和偉大不是在短促的時間里領略得盡。”
三、網(wǎng)絡解釋
寺剎寺剎為寺院之別稱。古老之寺院稱古剎;禪宗之寺院稱禪剎;廣為世人所知之寺院、大叢林,稱為名剎、巨剎等。
關于寺剎的詩句
樹隱映見寺剎
關于寺剎的成語
伯道無兒長夜漫漫不期然而然不名一錢草廬三顧不齒于人躲得和尚躲不得寺跑了和尚跑不了寺參差不齊倉皇出逃
關于寺剎的詞語
草廬三顧古寺青燈不齒于人一剎那不期而然伯道無兒不為已甚倉皇出逃不名一錢一剎那間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寺剎的詳細信息
桃行知的拼音
1個回答2024-03-13 03:18
桃 行 知拼音
tao xing zhi
第二聲第二聲第一聲
結桃子的拼音
1個回答2022-12-22 22:45
答案:A;B;A
_桃的拼音狐_桃的拼音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7-05 11:01
_桃的讀音是:yítáo。
_桃的拼音是:yítáo。注音是:一_ㄊㄠ_。結構是:_(左右結構)桃(左祥嫌右結構)。
_桃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饑宴蘆、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山桃。
二、引證解釋
⒈山桃。引《大戴禮記·夏小正》:“梅杏_桃則華。_桃,山桃也。”
關于_桃的成語
桃紅柳_桃之夭夭投桃報李方桃爛帶譬李桃腮柳眼李代桃僵桃弧棘矢桃來李答以桃代李桃李年
關于_桃的詞語
桃花運桃弧棘矢方桃譬李桃柳爭妍桃腮柳眼桃花潭水桃紅柳_桃腮杏臉以桃代李桃來李答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_桃的詳細信息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