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苦讀的名人名言

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有那些?
1個回答2024-01-24 02:56
1、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h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么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锖饩偷剿胰プ龉凸?,但不要報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么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敝魅寺犃?,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2、隨月讀書
宋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楊時,他非常尊敬老師。他的老師是當時著名的學者程顥。楊時四十多歲的時候,程顥死了。他聽說程顥的弟弟程頤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就又拜程頤為老師。
有一個下雪天,楊時去找程頤請教一個問題。他到了程頤家里,聽說程頤正在睡午覺,便一聲不響地等著。過了好久,程頤醒了,才知道楊時已經(jīng)等了好久,趕忙起來同他議論問題。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jīng)積得很厚了。
楊時這種愛好學習、尊敬老師的優(yōu)良品德,受到了很多人的稱贊。后來,人們就把這件事概括成“程門立雪”這句成語,來形容那些愛好學習又尊敬老師的人。
3、囊螢映雪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里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里,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4、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未買臣,小時候,家里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背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
5、頭懸梁錐刺股
漢朝時儒學大師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jīng)常讀到深夜,因為怕自己睡著,就把頭發(fā)用繩子系在屋梁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發(fā)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戰(zhàn)國時期,蘇秦,政治家。
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勤學苦讀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1-26 22:38
懸梁刺股
懸梁的故事發(fā)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于學習,
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fā)綁住懸于梁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
來,那懸在梁上的頭發(fā)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后他苦讀有成。
刺股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蘇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后
到秦國游說,不被采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
于是發(fā)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xù)苦
讀。后來,再出發(fā)游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鑿壁偷光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匡衡,家貧,買不起蠟燭,而隔壁人家卻經(jīng)常燈火輝
煌,他便偷偷鑿穿墻壁,借隔壁透過來的光而讀書。

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
點燈。日子久了, 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
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 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幾只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們所發(fā)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jīng)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
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zhí)葑訑R在
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
,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繼續(xù)讀下去。

牛角掛書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qū)W,分秒不愿浪費,有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
太多時間,出發(fā)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
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jīng)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
令人敬佩。
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有那些?
1個回答2024-01-19 01:30

頭懸梁

東漢著名的政治家孫敬,年輕時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于是他用繩子的一頭綁在房梁上,另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fā)上,當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fā),感覺到疼痛馬上就清醒了,然后再學習。

你們玩兒 我去學習。

錐刺骨出自于《戰(zhàn)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關于古代勤學苦讀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1-22 23:40
懸梁刺股
懸梁的故事發(fā)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
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fā)綁住懸於梁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
來,那懸在梁上的頭發(fā)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后他苦讀有成。
刺股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蘇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后
到秦國游說,不被采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
於是發(fā)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xù)苦
讀。后來,再出發(fā)游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鑿壁偷光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匡衡,家貧,買不起蠟燭,而隔壁人家卻經(jīng)常燈火輝
煌,他便偷偷鑿穿墻壁,借隔壁透過來的光而讀書。

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
點燈。日子久了, 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
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 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
幾只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們所發(fā)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jīng)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
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zhí)葑訑R在
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
,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繼續(xù)讀下去。

牛角掛書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qū)W,分秒不愿浪費,有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
太多時間,出發(fā)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
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jīng)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
令人敬佩。
勤學苦學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23:40
頭懸梁,錐刺股 , 鑿壁偷光

“頭懸梁”
孫敬是漢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而且視書如命.晚上看書學習常常通宵達旦。鄰里們都稱他為“閉戶先生”。
孫敬讀書時,隨時記筆記,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時間長了,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來。一覺醒來,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頭苦思的時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頓時眼睛一亮。隨即找來一根繩子,繩子的一頭拴在房梁上,下邊這頭就跟自己的頭發(fā)拴在一起。這樣,每當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時,只要頭一低,繩子就會猛地拽一下他的頭發(fā),一疼就會驚醒而趕走睡意。從這以后,他每天晚上讀書時,都用這種辦法,發(fā)奮苦讀。
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使孫敬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一名通曉古今的大學問家,在當時江淮以北頗有名氣,常有不遠千里的學子,負笈擔書來向他求學解疑、討論學問。
有關古人勤學苦讀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9 01:56

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骨,匡衡鑿壁借光,李密牛角掛書,車胤囊螢,孫康映雪。

勤學苦讀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18 23:30
懸梁刺股

懸梁的故事發(fā)生在楚國一位名叫孫敬的賢士,到洛陽求學,為了勤於學習,怕受睡眠困擾,因而把頭發(fā)綁住懸於梁上,如果讀書疲累,眼睛一合上,頭低下來,那懸在梁上的頭發(fā)一拉,必定痛得醒過來,而后他苦讀有成。刺股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國蘇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兒學合縱連橫之術,學成后到秦國游說,不被采用,旅費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難過,於是發(fā)憤苦讀。讀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錐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趕跑,又繼續(xù)苦讀。后來,再出發(fā)游說諸侯時,無不成功,身掛六國相印,好不威風。



鑿壁偷光

古時有一個讀書人名叫匡衡,家貧,買不起蠟燭,而隔壁人家卻經(jīng)常燈火輝煌,他便偷偷鑿穿墻壁,借隔壁透過來的光而讀書。



囊螢讀書

車胤,晉代南平人,年輕時就愛讀書,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苦,沒錢買油 點燈。日子久了,車胤覺得長久下去,將不知浪費多少寶貴時光,一定要想辦法 解決才行。一晚,他見一群螢火蟲,一閃一閃的飛來飛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幾只螢火蟲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們所發(fā)出的光來讀書嗎?此后,他就每晚靠

著螢火蟲的光來讀書,有時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讀書

古時有一讀書人名叫孫康,也因家貧,冬夜經(jīng)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來讀書。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zhí)葑訑R在墻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繼續(xù)讀下去。



牛角掛書

隋朝時的李密非常專心向?qū)W,分秒不愿浪費,有次他要去綏山,怕途中耽擱太多時間,出發(fā)之前他用蒲草編織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閱讀的書掛在牛角上,一邊騎牛一邊讀書,十分專注。連當時大臣楊素經(jīng)過,絲毫不覺。勤學專注之功令人敬佩。
形容勤學苦讀的成語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3 21:04
[雪窗螢幾] xuě chuāng yíng jǐ
比喻勤學苦讀。

[然荻讀書] rán dí dú shū
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fā)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雪窗螢火] xuě chuāng yíng huǒ
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幾”。

[雪案螢燈] xuě àn yíng dēng
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幾”。

[雪案螢窗] xuě àn yíng chuāng
比喻勤學苦讀。同“雪窗螢幾”。

[集螢映雪] jí yíng yìng xuě
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映月讀書] yìng yuè dú shū
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勤學苦讀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07 23:05

1、鑿壁偷光 [ záo bì tōu guāng ]: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2、爭分奪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3、手不釋卷 [ shǒu bù shì juàn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4、廢寢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廢:停止。 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5、引錐刺股 [ yǐn zhuī cì gǔ ] :錐:錐子;股:大腿。 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形容勤學苦讀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4-02 05:11

  鑿壁偷光 頭懸梁錐刺股 警枕礪勤 鐵杵磨成針 雪地夜讀 刨根問底 牛背練字 囊螢照讀 冬練三九 廢寢忘食 手不釋卷 分秒必爭 爭分奪秒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