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錯過的勇氣

因為不勇敢你們錯過了些什么?
4個回答2022-12-14 12:41
初三時的初戀吧。那時不懂愛情,上了高中就斷了聯(lián)系,雖然知道她家住在哪里。身份的懸殊讓我不敢去嘗試這份感情。
做了錯事要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嗎?
1個回答2024-02-24 02:10
我覺得我好容易被一些很小的事情影響到我的心情。我覺得這樣很不好,因為自己太膽小了,不敢承當責任。當自己做錯了事情,會盡可能的想補救方式,讓別人發(fā)覺不到自己錯了。我這樣的處理方式對嗎?向深一層想想,覺得自己好象好怕事,做錯了事情不敢承擔,有推卸責任的傾向??磥硪龀纱笫虏荒苡羞@樣的心態(tài)。心理不挺的掙扎應該如何是好。 因為在公司里,如果你錯了,可能會有很多人在嘲笑你,會這樣嗎?是我自己的心想多了嗎?我不會有心理問題吧,其實我好害怕自己做錯事情,但是自己總是犯一些小錯誤。好多時候自己已經很認真了,還是會出錯,可能我本來就是一個比較粗心的人。 其實犯錯是每個人生活必須經歷的,圣人也有錯,所以人犯錯是很普通的一件事情。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無論是大錯還是小錯,只要自己能改過,經一事長一智就可以了。 不過我的形態(tài)并沒有那么好,因為自己怕犯錯,怕承擔責任,我覺得這個是人的本質問題不能改的。我怎么克服呢?請老公幫一下我。
因為沒有勇氣,你錯過了什么?
4個回答2023-04-24 07:30
錯過了愛情,總有一個人,你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他,卻無疾而終,這可能就是青春吧,去食堂路上的匆匆一瞥,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出他在哪里,他仿佛是發(fā)著光,時刻閃耀著的光。
如何上不認錯的多多和有勇氣的多多怎么上課
1個回答2024-01-24 21:37
中班語言:不認錯的多多和有勇氣的多多
目標
1.感知掩飾過失和敢于承認錯誤的兩種行為,理解承認錯誤是一種勇氣。
2.能和教師一起分角色講述故事,體驗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
準備
1.掛圖第 號,故事磁帶。
2.事先熟悉故事,了解兩個角色的行為特點及其內在心理。
過程
一、大多多和小多多
1.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故事,里面有兩個人,名字都叫多多。一個是大多多,一個是小多多。一邊聽故事,一邊仔細想:做錯事情的時候,大多多是怎樣為自己找借口的,小多多是怎樣說,怎樣做的。
2.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二、三兩個自然段。引導幼兒討論,大多多為自己找什么樣的借口,小多多是怎樣承認錯誤的。
3.大多多踢球,闖了禍,把臺燈打翻了,菊花的花瓣踢掉了。他給自己找了一個什么借口?(不是我的錯,是皮球太調皮了)
4.小多多又是怎么說的?(這是我們的錯,應該要到空地上去踢球,不能在房間里踢球)
二、大多多不認錯和小多多有勇氣
1.我們接下去聽故事,看看大多多和小多多是怎樣對待犯錯誤的。
2.從故事的第四自然段開始,講述至結尾。講述時,教師要鮮明地表現(xiàn)出兩個角色的不同,一個總是找借口,另一個角色有勇氣承認錯誤,知道如何改正。
3.講述結束后,可以根據(jù)幼兒聽故事的情況,決定是否出示掛圖再講一遍。
4.看著掛圖,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仔細想一想,每次做錯事情,大多多和小多多說的話有什么不一樣。
5.逐次出示五個情節(jié)階段的掛圖,分次討論兩個角色對待錯誤的不同態(tài)度。這五個情節(jié)階段是:踢球闖禍、穿錯衣褲、玩樂器嚇著小動物、撞到積木、撕破圖書。
6.引導幼兒分析出大多多每次都會給自己找借口,而小多多會承認錯誤。
三、承認錯誤,才是有勇氣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孩子經常會犯錯誤,犯了錯誤應該找借口,還是承認錯誤?
2.教師總結:不愿意承認錯誤,才會找借口。
3.大多多不愿意承認錯誤是有勇氣,還是沒有勇氣?小多多能夠承認錯誤,是有勇氣嗎?
4.教師總結:不承認錯誤的人,下次還會犯錯誤。承認了錯誤,下次就會改正錯誤。
5.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有哪些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勇氣。
6.承認錯誤的人都是有勇氣的人,是一個勇士。大家都會佩服他,喜歡他。
7.師生看圖片共同講述故事。小朋友扮演小多多,老師扮演大多多。
8.小多多敢于承認錯誤,是一個有勇氣的人。
中國人勇于認錯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27 11:42
負荊請罪:原指廉頗背著荊條向藺相如請罪,后被人用作表示真心誠意地向人道歉。
因為沒有勇氣,你錯過了哪些?
4個回答2023-05-16 04:10
因為沒勇氣,我錯過了我的初戀,試想如果有勇氣表白,不知會不會有在一起的可能,會不會跟他結婚共度一生?
勇敢指出別人錯誤的成語,快
1個回答2024-02-24 03:02
直言不諱

【近義】直抒己見、心直口快、單刀直入
【反義】隱晦曲折、旁敲側擊、隱約其辭
【釋義】諱:避忌,隱諱。說話坦率,毫無顧忌。
【出處】《晉書·劉隗傳》:“臣鑒先征,竊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無諱。”
【用例】這倒不必多心,我是個無黨無派的人,才敢這樣~。(梁斌《紅旗譜》五十二)
現(xiàn)實生活勇于認錯的例子?
1個回答2024-01-20 19:09
列寧打破花瓶的故事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好想擁抱你 擁抱錯過的勇氣
1個回答2023-06-24 18:47
事過境遷,面對現(xiàn)實吧
關于勇于承認錯誤的作文
1個回答2024-01-26 04:13
勇于承認錯誤
列寧八歲的時候到姑媽家去做客,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花瓶。因為沒有人看見,當姑媽問起是誰打碎的時,列寧和其他孩子一樣地說:“不是我!”但他母親從他的表情上還是看出是他打碎了花瓶。應該怎樣對待孩子撒謊這件事呢?當然,最省事的辦法就是直接揭穿這件事,并且處罰他。但是列寧的母親沒有這么做。她認為,重要的是教育兒子犯錯誤后要勇于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而不是責備他。
于是她裝出相信兒子的樣子,在三個月內一直沒有提起這件事,而是給兒子講各種各樣的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兒子的良心深處萌發(fā)出對自己行為的羞愧感。從那以后,列寧的母親明顯地感覺到,兒子不如以前活潑了,似乎在受著良心的折磨。
有一天,在小列寧臨睡前,母親又像往常一樣,一邊撫摩著他的頭,一邊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痛苦地告訴媽媽:“我欺騙了姑媽,我說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實是我干的。”聽著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母親耐心地安慰他,說:“給姑媽寫封信,向她承認錯誤,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庇谑?,小列寧馬上起床,給姑媽寫信承認了錯誤。

想必,這個“列寧打碎花瓶”的故事很多家長和孩子都耳熟能詳。其實家長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到的應不僅僅是教育孩子向列寧一樣有敢于承認錯誤的勇氣,更重要的是學會列寧的母親這種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的教育方式。她沒有選擇當面拆穿孩子的謊言,而是用很多故事對孩子旁敲側擊,引導孩子,這是非常有藝術的教育方式。
在這個問題上,一般的家庭缺乏一種健全的“容錯機制”,要么認為孩子的錯誤用不著糾正,長大了自然就好了,要么認為孩子不能有錯誤,要做就做最好。前一種態(tài)度會導致孩子自以為是,知錯不改;后一種態(tài)度會導致孩子壓力過大,往往以撒謊來緩解父母的期望給自己帶來的緊張。
雖然人人都會犯錯,但是敢于承認錯誤并為之負責任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孩子呢。家長一定要鼓勵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很多做父母的只會在孩子表現(xiàn)“精彩”時才給予獎勵,殊不知,勇于承認錯誤是很難得的品質;其次要幫助孩子找到犯錯誤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尋求解決的辦法。很多時候,失敗的經驗教訓更加能夠推動一個人的成長。高明的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否定自己的過程中體會到更深刻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