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云長放水淹七軍

水淹七軍故事?
1個回答2024-02-04 20:38

水淹七軍,出自《三國演義》一書,此戰(zhàn)是關羽蓄水,然后決堤水攻,生擒于禁,斬殺龐德。

水淹七軍的故事誰知道?
1個回答2024-02-04 22:37
關羽進攻襄樊不久,就發(fā)生了“水淹七軍”的事件。《三國演義》描述此事說:時值八月秋天,連日大雨不止。關羽把軍隊移于高阜處,差人堰住各處水口。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里,命人放水淹了魏將于禁的七軍,于禁投降,龐德奮戰(zhàn)被擒,誓不投降,引頸受刑,壯烈而死。
水淹七軍的意思?
1個回答2024-01-20 15:08

水淹七軍源自《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

本身不不算成語,而是熟語。泛指運用計謀把對方一網(wǎng)打盡。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

“水淹七軍”是不是成語?
1個回答2024-02-27 11:16
是?。核推哕?-----關羽戰(zhàn)于禁;火燒連營----陸遜火燒七百里

赤膊上陣-----張飛戰(zhàn)張遼;得蜀望隴-----不表

桃園結(jié)義-----不表,六出祁山----不表;七擒七縱----戰(zhàn)孟獲

味如雞肋----楊修之死;巧借東風----不表;一時瑜亮----不表

雛風臥龍----不表,五虎上將----不表,草木皆兵----見官渡之戰(zhàn)

江河倒流-----見長坂坡;遺詔托孤----劉備死前托阿斗于孔明;

單刀赴會----關羽入?yún)沁€三郡;七步成詩--曹植

刮骨療傷-------不表,敗走麥城-----不表,

抬棺決戰(zhàn)----龐德戰(zhàn)關羽,三國歸晉-----三國大結(jié)局.
水淹七軍的主人公是誰
1個回答2024-03-09 20:23

水淹七軍的主人公是關羽。

水淹七軍,是一場經(jīng)典的戰(zhàn)役,關羽擒于禁,斬龐德,仿檔威震華夏,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在《三國演義》中,反映的是,關羽蓄水,然后進賀褲行了決堤水攻。

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禪大簡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zhàn)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后被生擒。

水淹七軍是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10-19 15:07
關羽在走麥城前的一次軍事上的勝利,
水淹七軍的意思
1個回答2024-01-17 02:35
水淹七軍源自《三國演義》關羽的故事。本身不不算成語,而是熟語。泛指運用計謀把對方一網(wǎng)打盡。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吧。
求三國關羽水淹七軍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3-11-12 16:28
樊城、曹仁、于禁
水淹七軍講的是誰的英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0 14:57
講蜀國的關羽用水打敗了魏軍,活捉魏軍于禁和龐德并殺了龐德。
關羽水淹七軍
1個回答2024-10-15 23:26
水淹七軍總的看來,《三國演義》所述,大的輪廓尚符合史實,而情節(jié)間有出入。最大的出入是,綜合《三國志》各傳的記載,水淹七軍是由于漢水突然上漲所致,魏軍是遭受了自然災害,并不是關羽有預謀的決堰所致。當然,關羽多年鎮(zhèn)守荊州,熟悉江漢一帶的地理、氣候、水文等情況,在高處扎營,避免了水患,又利用漢水暴漲的時機消滅了敵人;而于禁等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與經(jīng)驗,扎營于低處,又缺乏警惕性,沒有防御天災,導致了戰(zhàn)爭的失敗。

從這個角度看,雙方的勝負也并非完全取決于天災,也包含著人謀的作用,也有一個軍事指揮者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但因為天災而水淹七軍和因為關羽的事先謀劃而水淹七軍,從性質(zhì)上說畢竟是兩回事。對于關羽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僥幸成功;而對于于禁來說,則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客觀因素。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