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瘀清音湯

膈下逐瘀湯和少腹逐瘀湯血府逐瘀湯區(qū)別
1個回答2022-08-26 06:42
膈下逐瘀湯主治瘀在膈下;少腹逐瘀湯主治瘀在少腹;而血府逐瘀湯則主治瘀在胸中。
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的區(qū)別
1個回答2022-12-24 10:11
膈下逐瘀湯主治瘀在膈下;少腹逐瘀湯主治瘀在少腹;而血府逐瘀湯則主治瘀在胸中。
膈下逐瘀湯和血府逐瘀湯的區(qū)別
3個回答2022-10-02 07:40
2方劑都是以桃紅四物湯為基礎(chǔ)進行加減而組成,出自清代醫(yī)家王清任之手, 血府逐瘀湯:湯中配有行氣開胸和引血下行之藥,故宣通胸脅氣滯引血下行之力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癥。隔下逐瘀湯:湯中配有疏肝行氣止痛藥,故行氣止痛的作用較大,主治瘀血結(jié)于膈下,兩脅及腹部腫脹有結(jié)塊者
血府逐瘀湯
1個回答2023-08-19 04:56
如果是 淤血 原因引起 的 可以
王清任少腹逐瘀湯配方
1個回答2022-12-08 15:06
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
都很經(jīng)典啊?;蛘咛壹t四物湯,四物湯加減也可以。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方。組成:當(dāng)歸、生地各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三錢,枳殼、赤芍藥各二錢,柴胡一錢,甘草二錢,桔梗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牛膝三錢。
身痛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卷下。
  【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沒藥6克
當(dāng)歸9克
靈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地龍6克(去土)
少腹逐瘀湯: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dāng)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黃9克
五靈脂(炒)6克
膈下逐瘀湯:靈脂6克(炒)
當(dāng)歸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烏藥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紅花9克
枳殼4.5克
四物湯: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桃紅四物湯就是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王清任少腹逐瘀湯配方
1個回答2022-07-09 04:15
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 都很經(jīng)典啊?;蛘咛壹t四物湯,四物湯加減也可以。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方。組成:當(dāng)歸、生地各三錢,桃仁四錢,紅花三錢,枳殼、赤芍藥各二錢,柴胡一錢,甘草二錢,桔梗一錢半,川芎一錢半,牛膝三錢。
身痛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卷下。   【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沒藥6克 當(dāng)歸9克 靈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地龍6克(去土)
少腹逐瘀湯:小茴香(炒)7粒 干姜(炒)0.6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dāng)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黃9克 五靈脂(炒)6克
膈下逐瘀湯:靈脂6克(炒) 當(dāng)歸9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 赤芍6克 烏藥6克 玄胡索3克 甘草9克 香附4.5克 紅花9克 枳殼4.5克
四物湯: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桃紅四物湯就是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血府逐瘀湯的用量
1個回答2023-03-15 01:52

桃仁12g,紅花、當(dāng)歸、生地黃、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殼、甘草各6g,柴胡3g。

血府逐瘀湯的運用
1個回答2023-08-20 20:27

本方廣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種病證。臨床應(yīng)用以胸痛,頭痛,痛有定處,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為辨證要點。

少腹逐瘀湯跟少腹逐瘀丸有區(qū)別嗎
2個回答2022-09-29 18:48
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丸藥吃起來比較方便些
血府逐瘀湯的附注
1個回答2023-01-28 19:44

以上各方皆為王清任創(chuàng)制的活血化瘀名方,常稱五逐瘀湯,各方均以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當(dāng)歸等為基礎(chǔ)藥物,都有活血祛瘀止痛作用,主治瘀血所致的病證。其中血府逐瘀湯中配伍行氣寬胸的枳殼、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故宣通胸脅氣滯,引血下行之力較好,主治胸中瘀阻之證;通竅活血湯中配伍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等,放活血通竅作用較優(yōu),主治瘀阻頭面之證;膈下逐瘀湯中配伍香附、烏藥、枳殼等疏肝行氣止痛藥,故行氣止痛作用較大,主治瘀血結(jié)于膈下,肝郁氣滯之兩脅及腹部脹痛有痞塊者;少腹逐瘀湯中配伍溫通下氣之小茴香、官桂、干姜,故溫經(jīng)止痛作用較強,主治血瘀少腹之積塊、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身痛逐瘀湯中配伍通絡(luò)宣痹止痛的秦艽、羌活、地龍等,故多用于瘀血痹阻經(jīng)絡(luò)所致的肢體痹痛或周身疼痛等癥。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