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說書下注釋

捕蛇者說中說的解釋
3個回答2022-10-07 13:08

說,一種敘事兼議論的文體。

螳螂捕蛇釋義
1個回答2023-12-29 06:54

螳螂捕蛇的釋義是螳螂想要捕捉蛇,卻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反被蛇所吞噬。

螳螂捕蛇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比喻人們貪圖利益,但最終卻因?yàn)椴蛔粤苛Χ馐苁?。這個故事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中,后來被廣泛引用。它提醒人們要正確認(rèn)識自己的能力和處境,不要過于貪心和不自量力。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些人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不擇手段,卻最終因?yàn)樽约旱男袨槎馐苁 ?/p>

這個成語不僅可以用在比喻意義上,也可以用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例如,一個弱小的國家想要挑戰(zhàn)強(qiáng)國的地位,卻最終被強(qiáng)國所吞并。這是因?yàn)樗麄儧]有正確評估自己的實(shí)力和處境,盲目追求利益,最終導(dǎo)致了失敗。

螳螂捕蛇也可以引申為其他方面的含義。例如,它提醒人們要善于觀察環(huán)境和對手,不要盲目行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了解對手的弱點(diǎn)和策略,才能更好地應(yīng)對挑戰(zhàn)。

螳螂捕蛇的造句:

1、他貪圖眼前的利益,想要螳螂捕蛇般一舉成功,卻沒意識到背后的風(fēng)險(xiǎn)。

2、他的計(jì)劃看起來是個好主意,但實(shí)際上是螳螂捕蛇,不知天高地厚。

3、他不自量力,想螳螂捕蛇,結(jié)果只是自取滅亡。

4、他的行為就像是螳螂捕蛇,不顧自身安危,只為了抓住眼前的利益。

5、他明知對方是強(qiáng)敵,卻還要螳臂當(dāng)車,去挑戰(zhàn)對方的地位。

6、他的計(jì)劃就像螳螂捕蛇,沒有考慮到對手的反擊。

7、他想要螳螂捕蛇,一舉奪得勝利,卻沒考慮到自己的實(shí)力是否足夠。

8、他的行為就像是螳螂捕蛇,沒有考慮到自身的實(shí)力和處境。

9、他的計(jì)劃看起來像是螳螂捕蛇,只顧著眼前的好處,卻沒考慮到可能的后果。

10、他想要螳螂捕蛇,一舉成功,卻沒考慮到對手的實(shí)力和策略。

捕蛇者說捕的什么蛇
1個回答2022-12-01 19:16
蝰蛇也就是常說的五步蛇
老翁捕虎的注釋
1個回答2022-10-02 15:07

①中涵:即紀(jì)中涵,當(dāng)?shù)氐目h令。②知:主持。
③哂(she^n):微笑,譏笑。 ④尾閭:尾巴根部。
⑤縋:把人或物由上往下放。 ⑥須:胡須 。 ⑦瞬:眼睛轉(zhuǎn)動。
⑧謬:欺詐。

捕蛇者說里面講的是什么蛇
1個回答2023-03-23 13:08
應(yīng)該是五步蛇
求古文《杯弓蛇影》的譯文和注釋
1個回答2024-01-30 15:25
朝有個名叫樂廣(樂yuè

)的人,他有個好朋友。有一天,這個好朋友來看望樂廣,樂廣就拿出酒來招待他。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話??墒强腿撕孟裼惺裁葱氖?,酒喝得很少,話也談得不多,一會便起身告辭。主人不便強(qiáng)留,只得送他出門。

這個朋友回到家里,頓時生起病來。請醫(yī)服藥,也不見效。樂廣得知這個消息,立刻趕到他家里去探視,問他怎么生起病來的。病人吞吞吐吐地說:“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時候,我仿佛看見酒杯里有條小蛇在游動,心中就很不自在。我喝了那酒,回來就病倒了。”

樂廣想了一想,勸慰他道:“不要緊,請你再到我家去喝幾杯,病包管就好!”病人見樂廣非常熱情,還以為他真有什么治病的妙法,便勉強(qiáng)應(yīng)允,起身同到樂廣家去。

兩人仍坐原位,酒杯也仍放原處。主人給客人斟上了酒,笑問道:“今天的酒杯里有沒有小蛇?”客人看著酒杯,叫道:“有!好像還有蛇影在晃動呢!”樂廣不慌不忙,把墻上掛著的一張弓取了下來,在問道:“現(xiàn)在,蛇影還有嗎?”

原來酒杯里并沒有什么小蛇,也不是什么蛇影,卻是弓影!病人恍然大悟,疑懼盡消,病也就完全好了。

這個故事,原載《晉書·樂廣傳》。其實(shí),早在漢代,就已有這樣相同的傳說。見東漢人應(yīng)劭[shào]編撰的《風(fēng)俗通義》。它說:汲縣(在今河南)縣令應(yīng)郴[chēn]請主簿(類似秘書)杜宣喝酒,杜宣見杯里好像有條蛇,酒后因此得?。粦?yīng)郴再請他喝酒,才知道所見的“蛇”,原來是弓影,并乃霍然而愈。情節(jié)和樂廣的故事完全相同。

“杯弓蛇影”這句成語,就是疑心恐懼,把虛幻誤作真實(shí)的意思,也可以說做:“
求古文《杯弓蛇影》的譯文和注釋
1個回答2024-01-25 07:26
朝有個名叫樂廣(樂 yuè

)的人,他有個好朋友。有一天,這個好朋友來看望樂廣,樂廣就拿出酒來招待他。兩人一邊喝酒,一邊談話??墒强腿撕孟裼惺裁葱氖?,酒喝得很少,話也談得不多,一會便起身告辭。主人不便強(qiáng)留,只得送他出門。

這個朋友回到家里,頓時生起病來。請醫(yī)服藥,也不見效。樂廣得知這個消息,立刻趕到他家里去探視,問他怎么生起病來的。病人吞吞吐吐地說:“那天在你家喝酒的時候,我仿佛看見酒杯里有條小蛇在游動,心中就很不自在。我喝了那酒,回來就病倒了?!?br>
樂廣想了一想,勸慰他道:“不要緊,請你再到我家去喝幾杯,病包管就好!”病人見樂廣非常熱情,還以為他真有什么治病的妙法,便勉強(qiáng)應(yīng)允,起身同到樂廣家去。

兩人仍坐原位,酒杯也仍放原處。主人給客人斟上了酒,笑問道:“今天的酒杯里有沒有小蛇?”客人看著酒杯,叫道:“有!好像還有蛇影在晃動呢!”樂廣不慌不忙,把墻上掛著的一張弓取了下來,在問道:“現(xiàn)在,蛇影還有嗎?”

原來酒杯里并沒有什么小蛇,也不是什么蛇影,卻是弓影!病人恍然大悟,疑懼盡消,病也就完全好了。

這個故事,原載《晉書·樂廣傳》。其實(shí),早在漢代,就已有這樣相同的傳說。見東漢人應(yīng)劭[shào]編撰的《風(fēng)俗通義》。它說:汲縣(在今河南)縣令應(yīng)郴[chēn]請主簿(類似秘書)杜宣喝酒,杜宣見杯里好像有條蛇,酒后因此得??;應(yīng)郴再請他喝酒,才知道所見的“蛇”,原來是弓影,并乃霍然而愈。情節(jié)和樂廣的故事完全相同。

“杯弓蛇影”這句成語,就是疑心恐懼,把虛幻誤作真實(shí)的意思,也可以說做:“
捕蛇者說
1個回答2024-02-05 04:43
非死則徙 捕蛇獨(dú)存 雞狗不得寧 弛然而臥 一歲之犯死者二焉 B
捕蛇者說是誰寫的?
1個回答2024-01-27 02:58

《捕蛇者說》寫于作者被貶到永州(現(xiàn)在湖南零陵)時,是柳宗元的散文名篇。柳宗元的貶地永州,在當(dāng)時是相當(dāng)荒僻落后的地區(qū)。唐代

捕蛇者說的讀后感怎么寫啊
1個回答2024-02-24 16:02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是一篇文情并茂、針砭時弊的佳作,歷來膾炙人口,傳誦不衰。
文章開頭先極力說明毒蛇毒性之劇及其特殊的醫(yī)療功效,再敘述捕蛇由來。作者刻意把蛇之毒與永州人“爭奔”捕蛇對比,形成強(qiáng)烈反差,意在引發(fā)讀者深思:既然異蛇極毒,人及草木皆不可近,那永州人為何還爭相捕蛇呢?——原來要害是“當(dāng)其租人”。捕蛇可以抵租,人們便冒死去捕蛇,這就暗示了“賦斂之毒有甚于蛇”,作者的意圖已寓其中。全文主旨得以突出表現(xiàn)還是在“蔣氏自陳心曲"一段。在此段中,作者先以“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作為蔣氏答話的綱,接著用對比反襯法,揭露事實(shí),突出中心?;仡欉^去,以鄉(xiāng)鄰在重賦逼迫下¨非死即徙”以致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蔣氏“以捕蛇獨(dú)存”對比;敘述現(xiàn)在,以悍吏來鄉(xiāng)逼租鬧得雞犬不寧的情形,與蔣氏因捕蛇而能“馳然而臥”和捕蛇后“甘食其土之有"、“熙熙而樂"的情形對比,鮮明地反襯出賦斂毒害之極,使“哀而不傷”的蔣氏答話成了血淚斑斑的控訴,深刻表現(xiàn)了“賦劍之毒有甚是蛇”的主題。
從全文來看,第一段寫捕蛇緣由,先說明蛇毒之劇及其特殊的醫(yī)療功效是為寫下面“太醫(yī)聚蛇,永人爭相捕蛇"作鋪墊;同時全段既交代了故事的背景,也為下文寫蔣氏三代的遭遇作序,為主旨的揭示初步蓄勢。第二段寫蔣氏三代的悲慘遭遇,是為寫“余悲之”并提出“若毒之平”的建議埋下伏筆。第三段寫作者的同情、提問和建議,則是為寫蔣氏自陳心曲,展示整個社會悲劇、進(jìn)一步深化主題鋪墊、蓄勢。待通過蔣氏以自身遭遇與鄉(xiāng)鄰的處境對比,用事實(shí)證明了苛政之毒甚于毒蛇猛獸后,又引用孔子的話作理論依據(jù),并用跌宕筆法,先疑后信。至此,鋪墊已夠,蓄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地點(diǎn)破全文主旨:“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充分表達(dá)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橫征暴斂的不滿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