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課文爬山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課文主要內容?
1個回答2024-02-01 16:31

《讓孩子自己爬起來》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著,年輕的母親似乎無動于衷,板著面孔,用嚴厲的目光盯著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過,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親果斷地說:“不,不,讓他自己爬起來!”

我仔細一“咀嚼”,始得醒悟:這位年輕的媽媽如此這般,大概是出自對人生的體驗吧。

人生是一個過程。好像上蒼有意為難人,在人生的全過程中,絕無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荊棘,困難,這一切都與人生為伴。人要生存,要發(fā)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難交鋒,要與挫折抗爭。這是對人的信念、意志與毅力的考驗。敢于交鋒與抗爭者,即使跌倒了,也會爬起來并最終成為命運的主人和事業(yè)上的成功者。一個從小嬌生慣養(yǎng)、溺愛過度的孩子,長大之后決不會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難爬起來的。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那些從小歷經“摔打”的人,他們直面人生,深諳(ān)人生的底里,雖百折而不回,履艱險而不驚。

不過,像這位年輕媽媽那樣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嬌慣、溺愛孩子卻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視孩子為“小皇帝”的家庭不勝枚舉。許多剛入托兒所(或幼兒園)的三四歲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會動手。做父母的有誰不愛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愛?怎樣才算愛?溺愛不是愛,而是一種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識到這一點了,但已為時過晚。

那個跌倒的孩子終于自己爬起來,跑到媽媽近前。媽媽欣喜地笑道:“對,跌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往前走。”年輕的母親,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

爬山這一課的作者是誰
1個回答2024-02-01 21:47
四年級下冊21課爬山
作者:佚名

一、導入
1、[出示課件(高山圖片)]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些圖片有什么感受?能對大家說說嗎?
2、你爬過山嗎?你對爬山有什么感想?說給大家聽聽。
3、看來,每個人對爬山有著不同的體會和理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1課《爬山》(板書課題)。想不想知道課文中的主人公在爬山過程中有何感受?那就打開書本到去看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課件)讓學生自主識記生字新詞;
(2)、指名讀,正音,齊讀;
(3)、重點指導“凝 煮”兩個字的寫法。讓學生識記字形后師范寫,并讓學生在生字表上的田字格中各寫一個。
3、引導理解詞語。
(1)、每出示一個詞讓學生在文中找到帶有這個詞的句子后,課件出示這個句子讓學生讀,然后讓學生理解詞語意思。慢條斯理 凝視 似懂非懂 若隱若現 燈火輝煌
(2)、用“若隱若現 燈火輝煌”說句子:除了在文中的這個句子中能用上這個詞,你還能說說在什么情況下能用上這個詞或再說一句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讀課文情況:接龍讀課文或分小組賽讀課文;
(2)、文中寫了誰和誰爬山?(父親和我)寫了爬山中的什么事?(父親教育我的事)。
(3)、在爬山中父親對我說了些什么話?邊默讀課文邊畫出父親說的話。
(4)、具體說父親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對我進行教育的?也就是說父親是在幾個地方對我說的話?請到課文中找出來告訴大家;
(5)、學生匯報,師相機出示句子讓學生反復讀。
(6)、再次齊讀父親三次說的話。
四、歸納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并讀通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也找出了父親說的話。至于父親說的話是想告訴我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啟示?那就留到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吧!
《爬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個回答2024-03-15 14:51

《爬山》這一課寫的是一對父子一同爬山時,父親教育兒子要努力征服自己,盡力做好每一件事,還啟發(fā)兒子用心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爬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個回答2024-03-17 00:13
《爬山》課文內容詳解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一對父子一同爬山時,父親教育兒子要努力征服自己,盡力做好每一件事,還啟發(fā)兒子怎樣欣賞大自然的景物。

課文先講二十六年前一個夏日的清晨,父親帶“我”爬山。再講爬山過程中,父親是怎樣教育“我”、啟發(fā)“我”的。最后講晚上“我們”下山回家。

課文重點講了爬山過程中父親三次說的話。第一次是“我們”爬山時,走的是又彎又窄的山路,不覺渾身是汗,父親說:“……別人爬山是為了征服山,我們爬山是為了征服自己?!薄罢鞣健笔侵概郎仙巾?。從父親的話中可看出,“我們”爬山的目的與別人不一樣。“征服自己”是指要有自信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爬山。父親說這番話的目的是教育“我”做事要有決心,要有信心,要努力去做。“我”那時年紀小,只有十歲,所以對父親這些富有哲理的話,只是“似懂非懂地聽著”?!八贫嵌笔呛孟穸耍趾孟癫欢?。

第二次對話是“我們”爬上山頂時,父親說:“……能不能爬到山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盡了力?!备赣H的話是說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去努力,而結果并不是很重要的?!拔摇弊砸詾槭堑卣J為數學沒考好,自己已盡了力,所以沒關系。父親反問“我”“你真的盡了力嗎?”“我”其實并沒有盡力,所以羞愧地低下了頭。

第三次對話是在下山途中,當“我”逞能地又跑又跳時,父親教育“我”要注意欣賞大自然的美景,還要“我”和他一同躺在樹林的草地上,啟發(fā)“我”如何去欣賞大自然的美景?!按笞匀坏拿谰?,不只是用眼睛去看,還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心靈去體會,最后用你的腦袋去思考?!边@段話的意思是:我們欣賞大自然的美景,不僅要用眼睛去觀察,還要用耳朵去仔細地聽,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體會大自然的美景,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以陶冶我們的性情。最后要用腦子去思考,是指從大自然中,想想自己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從中悟到了什么道理等。

那天很晚了“我們”才下山回家。對于這次爬山,“我”感受頗深:“從青山那里,我學到了沉靜;從父親身上,我學到了智慧?!鄙降摹俺领o”是指山堅定,不動搖。學到了“智慧”是指懂得了做事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及明白了欣賞大自然的方法。

這篇課文敘事說理。父親說的話含義深刻,耐人尋味,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爬蟲可以爬網課嗎?
3個回答2022-12-27 05:49
并不能,爬蟲只能爬取文字類信息,并不能爬取視頻
爬天都峰課文
1個回答2024-02-05 14:10
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
爬天都峰是幾年級課文
1個回答2024-01-23 18:59

爬天都峰是四年級課文17課。

知識拓展:暑假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忽然聽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峰?”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不再猶豫,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說:“謝謝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別忽視寶寶爬行這一課
1個回答2024-01-25 08:43

  寶寶長到七八個月大時就已經能夠爬來爬去了,而有些父母卻有意無意繞過了這一環(huán)節(jié),迫不及待地催熟孩子直接由坐進入行走。專家提醒,寶寶早爬行、多爬行,可顯著地幫助其大腦發(fā)育,使大腦對手、足、眼的神經運動調控得以加強,啟迪與開拓孩子的智力潛能。

  一般的訓練方法是:嬰兒6個月以后,應經常讓他俯臥,在面前放個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個向前爬的意識。開始時他不會爬,家長可用手頂住他的腳,促使他的腳向后用力蹬,這樣他就能向前挪動一點。其次,要求嬰兒的腿縮到腹部下面,讓嬰兒是手和膝蓋著床,讓他有一個爬的感覺。不斷地練習俯臥,反復鍛煉、雙腿的力量及重心和移動,嬰兒很快就能學會爬。當然,不是會爬幾步就行了,光使用床是不夠的。可買幾塊地毯鋪在地上,或者讓嬰兒穿厚一點的褲子在地板上隨便爬,這對嬰兒非常有好處。

  別以為爬行只是四肢鍛煉,學習爬行其實是對腦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經常訓練爬行的寶寶思維、語言與想象能力自然也得到了發(fā)展與提高。

  

課文在山的那邊爬山的寓意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5 10:13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表達了一個哲理。詩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難,用爬山比喻艱苦奮斗,從而告訴人們,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漫長的,崎嶇的,但只有不怕長途跋涉,戰(zhàn)勝困難,一次次的戰(zhàn)勝失望,才能達到理想境界。
課文爬山一文中,第八段兒主要講了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0 09:36
第八自然段內容:下山途中,我逞強地又跑又跳,父親叫住我說:“如果你只是急著下山,又怎么能欣賞沿途的美景呢?”于是,他用那雙厚實的手抓住了我,要我和他一同躺在樹林的草地上。“待會兒,你說說聽到了什么。”父親接著說出了他的目的。
這一段主要講了下山途中父親要我停下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