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當妾的小說

相关问答
中國古代小妾生的孩子對原配夫人的稱呼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17:18

自己的生母可以稱娘,正妻的話應(yīng)該要叫福晉,大夫人,嫡夫人之類的

古代人三妻四妾,兒子那么多,怎么給他們分配財產(chǎn)呢?
1个回答2024-02-04 14:04

在唐代,女方嫁到男方之后,所帶的嫁妝也屬于男方家?!短綇V記》中有一則故事,說的就是夫妻財產(chǎn)的問題。一個叫費子玉的人,接連娶了三個妻子。后來,被三個妻子追著討要嫁妝的錢,費子玉理直氣壯地回答:“夫婦用錢,無還理。”三個妻子竟然無言以對,默默地各自離去。


如果婦女生活在宋元或者明清時期,無論是離婚,還是喪偶,當她想要再嫁的時候,當時結(jié)婚帶到夫家的嫁妝是不能帶走的,自己對那些財產(chǎn)也沒有處置權(quán),就連娘家人也無權(quán)追究。財產(chǎn)問題由前夫家說了算,如果前夫家心地善良,有可能會適當?shù)亍百浰汀彼徊糠帧?br/>


李清照就可能遭遇過婚姻財產(chǎn)問題?!锻逗擦謱W(xué)士綦崇禮啟》是今天研究李清照改嫁時的一份重要資料。在信中,李清照說,真是難以想象,自己怎么會嫁給張汝舟這個人品低劣的市儈之徒。她發(fā)現(xiàn),張汝舟早就想著占據(jù)她的那些收藏品,甚至有可能為此殺了自己。


在古代的婚姻關(guān)系中,財產(chǎn)的敏感性并不亞于今天。無論是李清照還是其他一些普通的女子,有沒有財產(chǎn),有沒有財產(chǎn)控制權(quán),直接關(guān)乎生活質(zhì)量。遺憾的是,在古代的法律規(guī)定中,女子似乎就不應(yīng)該有財產(chǎn)及財產(chǎn)控制權(quán)。

甄嬛傳臣妾做不到搞笑版的配樂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5-30 06:50
搞笑版具體是哪版?
寵妾、貴妾、侍妾、美妾、小妾有什么不同?
3个回答2022-06-17 12:55
寵妾是指受寵的妾,美妾是指美的妾,貴妾是地位最高的妾,而小妾僅次于貴妾,侍妾是地位最低的。
兒妾的意思兒妾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9 06:20
兒妾的詞語解釋是散啟:猶婦孺。
兒妾的詞語解釋是:猶婦孺。注音是:ㄦ_ㄑ一ㄝ_。結(jié)構(gòu)是:段襪兒(獨體結(jié)構(gòu))妾(上下結(jié)構(gòu))。拼音是:érqiè。
兒妾的具體解釋是什么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引證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nèi)容】
⒈猶婦孺。引《后漢書·崔瑗傳》:“此譬猶兒妾屏語耳,愿使君勿_出口?!?br/>二、網(wǎng)絡(luò)解釋
兒妾婦孺《后漢書·崔瑗傳》:“此譬猶兒妾屏語耳,愿使君勿沖燃如復(fù)出口?!?br/>關(guān)于兒妾的成語
兒女姻親賣兒貼婦非同兒戲兒女親家兒皇帝兒女子語戴高帽兒小心眼兒班妾辭輦?cè)匏逆?br/>關(guān)于兒妾的詞語
寧馨兒賣兒貼婦破題兒兒皇帝戴高帽兒細高挑兒妾婦之道班妾辭輦?cè)匏逆峭瑑簯?br/>點此查看更多關(guān)于兒妾的詳細信息
妾身貌若天仙,我改什么名字好配
2个回答2023-08-10 16:13
如花似玉、艷如桃李、花容月貌
妾和侍妾有什么不同
2个回答2022-12-08 06:16
妾和侍妾在意義上沒有什么太大不同,侍妾主要是對妾的書面稱呼,妾是較口語化和含有貶義的說法。
另有一種隱義,侍妾是指已經(jīng)做了對方的妾,但是其正妻還不知道的,不承認的妾。
妾,一種主要指中國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結(jié)構(gòu)中,地位低于妻的,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又稱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等。
妻不如妾 妾不如偷 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8 04:16
人與人之間有距離感,保持著一份神秘是相處長久的根本
古代的三妻四妾,分別是哪“三妻”和“四妾”?
1个回答2024-02-09 00:46

真正的“三妻四妾”是不存在的。

中國古代長期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娶兩個妻子都是違法的事情,“依《禮》,日見于甲,月見于庚,象夫婦之義,一與之齋,中饋斯重。故有妻而更娶者,合徒一年?!币簿褪钦f,娶兩個妻子就是重婚,是會被判流放的。

三妻四妾明顯屬于一夫多妻制,并不符合社會的合理發(fā)展,一夫一妻制當然是最好的,但是古代又是講特權(quán)的,所以對于特權(quán)階級的男性,往往允許其一妻多妾。

《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

之所以會產(chǎn)生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跟中國古代的社會體制有著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的,中國古代社會是建立在嚴格的等級制度之下,在婚姻關(guān)系當中也是如此,即使都是丈夫的女人,也要分出高低貴賤,只有“辨上下,明貴賤”才能維護這個尊卑有序的社會體系,這才形成了嫡長子繼承制,如果不以血緣親疏來劃分等級的話,整個社會秩序都會坍塌。

另一方面,古代又看重繼承制度,尤其看重家族的延續(xù),在古代妻子如果不能生育隨時可能面臨被逐出家門的風(fēng)險,所謂“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不能生孩子就是不孝的表現(xiàn),不孝的人也就違背了人倫,依然不為禮法所容。在這樣的前提下,通過妻子之外的女人為丈夫生子,也就在情理之中。

在宋代的法律《宋刑統(tǒng)》明確禁止有妻再娶妻,實行一夫一妻制:“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p>

實際上,妾的地位也是有很多的,她們包括媵、妾、婢,在實際生活中和法律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媵是除了妻子以為級別最高的,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媵,在《宋刑統(tǒng)》中規(guī)定“依令,五品以上有媵,庶人以上有妾?!彼纬瘯r期著名的官員包拯就有媵。

一般的家庭是沒有媵的,除了妻子就是妾,妾的地位相對于媵來說較低,在宋代以及宋代之前,嫡庶觀念很強,小妾是沒有機會成為妻子的,即使是丈夫的妻子死了,或者是還沒有娶妻,小妾都永遠是小妾,但是在明清時期,小妾在某種情況下也可以轉(zhuǎn)正,但是概率依然很小。

妾和妻的區(qū)別在于,一般小妾都是可以購買的,而妻子則是婚嫁而來。

當然,妾不是家庭中女人中最低的,比妾還低的是婢,婢的地位低到,主人甚至可以隨意給人,宋代著名文人蘇東坡在赴任的路上因為道路太艱辛,因此將自己的婢跟別人換馬,這個婢的名字叫春娘,所以蘇軾還作了一首詩:“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嘆懊恨中。只為山行多險陰,故將紅粉換追風(fēng)。”

可見婢的身份之低下,但是宋代時期對婢所生子女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婢生的兒子也可以參與到分家產(chǎn)當中。

這就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不僅妻子的地位要高于妾室,即使是妾也要分個三六九等。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