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出自哪里?

2022-12-17 13:54

2個回答
行了,說別的。
這兩句是由兩個典故總結出來的 \“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背鲎詵|漢 王充的《論衡》--《 壯留》意思是水能凍結三尺之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能造成的,土能堆積成山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出來的,\“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據(jù)木斷,水滴石穿。”出自宋 羅大經(jīng)的《鶴林玉露 》意思是一日如果能積攢一文錢,那么千日就能積攢一千文錢,用繩子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小水滴時間長了也能把石頭滴穿。
相關問答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什么意思
2個回答2023-01-04 22:16
意思是,水結成的冰塊足足有三尺厚,這不是由于一天的寒冷能夠形成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石頭上,最后把石頭滴穿也不是只用了一天的功夫。 出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自東漢王充《論衡》的《狀留篇》,原句是“...
全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09-12 11:52
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小水滴想滴穿石塊并非一天就可以穿過的。 出自: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滴水穿石...
全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是誰寫的啊?
1個回答2022-12-07 16:28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表面意義是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到的效果。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出自:王充《論衡》--《狀留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的寓意是什么?
2個回答2022-11-28 18:17
本來的意思是,凍成三尺厚的冰, 不可能是一天的寒冷能夠造成的。 同樣的道理,滴水能夠把石頭滴穿, 也不是一天能夠完成的,用這個道理, 來教育人們,做事情應該堅持不懈,才能達到目的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2-12-15 10:34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背鲎酝醭洹墩摵狻?-《狀留篇》中的句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出自哪里?
1個回答2022-12-20 10:43
出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自東漢王充《論衡》的《狀留篇》,原句是“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币馑际?,河中結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造就的,土積成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意思是,水結...
全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出自
1個回答2022-12-18 09:44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出自王充《論衡·狀留篇》,意思是水結成的冰塊足足有三尺厚,這不是由于一天的寒冷能夠形成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石頭上,最后把石頭滴穿也不是只用了一天的功夫。 《論...
全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30 15:32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后演變?yōu)楝F(xiàn)在的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
1個回答2024-01-18 16:52
出自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div>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21:29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本是一句俗諺。漢代哲學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論衡》的《狀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說法。它說: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