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2022-05-29 23:01

4個回答
“無無既無”,這句話出自《清靜經(jīng)》直譯是:連無也沒有就是無。第一個“無”,是指“非”,是否定的意思;第二個“無”,是針對“有”而言的“無”,指的是相反和相對;后一個“無”,是指沒有和不存在。有是虛幻而現(xiàn)的,無也是虛幻而說的,非有也是一種假設,非無也是一種猜測,這些都是自我心中虛妄的幻覺。而后說,既然有不是真有,無不是真無,非有非無也都不是真實存在,這種狀態(tài)才是最平靜安定的內心境界,認識到這一點,將知道什么本來的清靜。
連無也沒有就是進入了道境,就是得道了,就是領會了人生的真諦。借用佛家的話說就是緣起性空,那么,還粘滯什么而帶來苦惱呢?一切都湛然寧靜了。
你在江上坐船,對于兩岸,對于你自己來說,所以才會動中有靜,舉個例子,大地來說,你是運動著的,你認為你是靜止的,兩岸是運動的,你在船上看到兩岸的風景向后退去其實你問的是一個哲學問題,并且他們認識到了運動的本質,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古人很早就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了,靜只不過是動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

你在江上坐船,對于兩岸,對于你自己來說,所以才會動中有靜,舉個例子,大地來說,你是運動

著的,你認為你是靜止的,兩岸是運動的,你在船上看到兩岸的風景向后退去其實你問的是一個哲

學問題,并且他們認識到了運動的本質,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運動的,古人很早就對這個問題進行思

考了,靜只不過是動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

天地萬物本身都有起始,這個始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如果知道根源,就能認識萬物,如果認識了萬事萬物,又把握著萬物的根本,那么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塞住欲念的孔穴,閉起欲念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煩擾之事。如果打開欲念的孔穴,就會增添紛雜的事件,終身都不可救治。能夠察見到細微的,叫做“明”;能夠持守柔弱的,叫做“強”。運用其光芒,返照內在的明,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就叫做萬世不絕的“常道”。
相關問答
清靜自在,無為自化 清靜自在什么意思,清靜自在
1個回答2023-09-15 13:55
這個是內心境界來說的 清靜 ------內心無妄想 分別 執(zhí)著 就是很自在 無為----對任何事都是無所謂的 無所謂巧仿有無孝培纖 好壞 美丑 自然就中畢安心·············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1個回答2023-01-26 15:30
清虛靜太,少思寡欲。
安靜,寂靜,平靜,清靜,寧靜,幽靜的區(qū)別和用法
1個回答2023-08-23 21:32
回家?guī)拙湓拕偦丶揖秃?/div>
上聯(lián):心清靜,清靜心,清清靜靜心清靜。求下聯(lián)
4個回答2022-11-10 13:37
上聯(lián):心清靜清靜心清清靜靜心清靜 下聯(lián):人順當順當人順順當當人順當
寧靜、寂靜、清靜、幽靜的區(qū)別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1-17 05:32
安靜在有人的環(huán)境中,沒有人發(fā)出聲音;寧靜是沒有響聲,往往形容夜晚的;幽靜是用來寫人少,景致的環(huán)境比較安靜。(?>?<?)
“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4-01-29 12:47
1、“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的意思是: 所謂大道的造化,乃是大道中自然而然大道無形的運作,絲毫沒有一點自私的作為,這樣才能做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境界。清、濁、動、靜、天...
全文
安靜 平靜 清靜 僻靜 沉靜 寧靜 恬靜 幽靜 寂靜 靜靜
3個回答2022-08-11 01:00
僻靜,寂靜,靜靜,沉靜,安靜,幽靜,清凈,平靜
心靜則清,心清則寧,心寧則靜,心靜則輕,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1-30 12:33
心平靜的對待事物則看得清楚明白,心里清明則會感到安寧(不會驚慌),心里安寧之后便會更加歸于沉靜,當心真正沉靜下來得時候,會看淡很多是非因果,覺得萬物皆輕,因此無欲無求,生活變得輕松隨性。
心靜則清,心清則寧,心寧則靜,心靜則輕,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2-11-06 19:46
心平靜的對待事物則看得清楚明白,心里清明則會感到安寧(不會驚慌),心里安寧之后便會更加歸于沉靜,當心真正沉靜下來得時候,會看淡很多是非因果,覺得萬物皆輕,因此無欲無求,生活變得輕松隨性。
安靜寂靜平靜清靜寧靜幽靜的區(qū)別和用法
1個回答2022-12-21 05:44
①安靜 ②幽靜 平靜 ③寧靜 ①雖然……但是 ②如果……就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