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寫作特點及表現手法

2022-11-23 17:50

1個回答
《蒹葭》是詩經中最優(yōu)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點,集中體現在事實虛化、意象空靈、整體象征這緊密相關的三個方面。
  全詩三章,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fā)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產生了將詩意不斷推進的作用。從“白露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這是時間的推移,象征著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尋時間之長;從“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從“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這是地點的轉換,象征著伊人的飄渺難尋;從“道阻且長”,到“道阻且躋”,再到‘道阻且右”,則是反復渲染追尋過程的艱難,以凸現抒情主人公堅執(zhí)不已的精神。重章疊句,層層推進,這是《詩經》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現方法。詩中還巧妙的運用了如“蒼蒼”,“、凄凄”,使全文聲情兼?zhèn)洹?/div>
相關問答
蒹葭的成語蒹葭的成語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1 21:42
蒹葭的成語有:蒹葭伊人,蒹葭倚玉樹,不為已甚。 蒹葭的成語有:不名一錢,葭莩之親,不齒于人。2:拼音是、jiān jiā。3:注音是、ㄐ一ㄢㄐ一ㄚ。4:結構是、蒹(上下結構)葭(上下結構)。 蒹葭的...
全文
《蒹葭》中是蒹葭凄凄還是蒹葭萋萋
1個回答2023-01-09 05:15
有多種版本,人教版的是“蒹葭萋萋”,蘇教版的是“蒹葭凄凄”。以前都是用的人教版,現在很多地區(qū)都使用地方教材了,即“蘇教版”、“浙教版”等,上面都是“蒹葭凄凄”。
蒹葭? 什么意思
4個回答2022-11-23 06:47
就是蘆葦。有的解釋說是初生的蘆葦,不過初生的蘆葦應該是春天,沒有霜的。也就無所謂白露為霜了。所以按蘆葦解釋。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千古名句啊。
蒹葭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03-20 07:40
就是蘆葦。有的解釋說是初生的蘆葦,不過初生的蘆葦應該是春天,沒有霜的。也就無所謂白露為霜了。所以按蘆葦解釋。
蒹葭之思是什么意思
1個回答2023-10-15 09:01
拼音: jiān jiā zhī sī 解釋脊搜信: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漏顫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出處: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例句:...
全文
蒹葭全文
1個回答2024-02-09 01:45
蒹葭(jiān ji?。┥n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eí)。 ...
全文
蒹葭 講了什么
1個回答2024-01-24 14:00
蒹葭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7 22:40
一個男子尋找或追求他的心上人的故事
誰會些類似《蒹葭》的詩?。考?!
1個回答2024-02-19 07:43
類似《蒹葭》的詩有以下這些: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对娊沗國風`衛(wèi)風`氓》 幽谷,遷于喬木。《詩經·小雅·伐木》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周南·關...
全文
蒹葭的翻譯及原文
1個回答2024-02-15 21:21
蒹葭的翻譯及原文如下: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