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盡心章句上》,全文翻譯。

2022-07-15 03:45

1個回答
原文: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翻譯:孟子說:“求索就能得到,放棄便會失去,這種求索有益于得到,因?yàn)樗蟮臇|西就在我自身。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卻決定于天命,這種求索無益于得到,因?yàn)樗蟮臇|西是身外之物。”
相關(guān)問答
《孟子》三章翻譯
1個回答2023-04-04 03:16
富強(qiáng)大街與眾不同意不
孟子文章
1個回答2024-02-12 05:38
今有人日攘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痹唬骸罢垞p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而后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出自《孟子》 [譯文] 現(xiàn)在有這么一個人,每天都要...
全文
孟子第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2-13 13:26
反映了孟子主張“重義而輕利”,反對”后義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強(qiáng)調(diào)仁義,并不是不講利,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他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而維護(hù)的是國家、社會的公利??酌隙疾环磳€人追...
全文
孟子二章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2-20 18:11
第段先寫文章理解孟其認(rèn)識;第二段寫文句或哪段印象深刻想;第三段聯(lián)系自實(shí)際談
《孟子兩章》讀后感
1個回答2024-02-22 12:22
1、“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的心理都是喜歡安樂,厭惡憂患的,孟子的這個觀點(diǎn),乍聽之下,似乎很違反常理。然而,仔細(xì)想想,卻很有道理。因?yàn)橹挥性趹n患的時刻,人們才會提高警惕,勵精圖治,最后獲得了生存與...
全文
有關(guān)孟子的文章
1個回答2024-02-24 21:35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孟子第一章的主要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2-26 20:23
反映了孟子主張“重義而輕利”,反對”后義而先利”的思想。孟子強(qiáng)調(diào)仁義,并不是不講利,他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他反對的是唯利是圖,爭奪一己之私利;而維護(hù)的是國家、社會的公利??酌隙疾环磳€...
全文
《孟子》有多少章
1個回答2023-01-22 23:36
七篇 二百六十章
孟子第三章上有的讀后感
1個回答2025-01-12 05:45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   關(guān)于教我們怎樣做人的書我讀的不多...
全文
孟子的文章
1個回答2024-02-23 12:21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yuǎn)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埂竿踉?『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