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仁義港的故事是什么?

2024-03-29 01:06

1個回答
在河南安陽老城區(qū)內(nèi)有一條“仁義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樸的祖宅所在地。仁義巷的來歷很是動人,在安陽可謂家喻戶曉。郭樸的老家就在離鐘樓不遠的地方。有一天,身在京城的郭閣老剛下朝回府,就接到老家夫人寫來的一封家書。信中說,鄰居王山蓋房時,多占了咱家一墻寬的宅基,想讓他派人回來壓壓對方,為她出氣。

郭閣老看完書信,馬上叫人潤墨,寫了一封回信。郭夫人接到回信,急忙拆開細看,只見信中寫著四句詩:“千里捎書為一墻, 讓它幾尺有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狈蛉祟D時明白了,馬上讓家人從自己宅院的一邊讓出了三尺寬的地方給王山使用。

王山很受感動,他主動把自己的墻拆了,往后退了三尺,這當中的地方便閑置起來。后來,從這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小巷。人們?yōu)榱烁心罟鶚懔x讓宅基的品行,便給這條小巷取名叫仁義巷
相關(guān)問答
六尺仁義港的故事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08 10:24
六尺仁義港的故事 在河南安陽老城區(qū)內(nèi)有一條“仁義巷”,那里曾是明朝宰相郭樸的祖宅所在地。仁義巷的來歷很是動人,在安陽可謂家喻戶曉。郭樸的老家就在離鐘樓不遠的地方。有一天,身在京城的郭閣老剛下朝回府...
全文
六尺港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2 03:53
康熙年間,宰相張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與吳宅為鄰。 有一年,吳家建房子時占據(jù)張家的空地,張家不服,雙方發(fā)生了糾紛,互不相讓,于是告到了縣衙門。因為張吳兩家都是...
全文
六尺港的故事簡短?
1個回答2024-02-27 00:03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fā)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quán)疏通關(guān)系,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后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并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墻,...
全文
六尺港的故事概括?
1個回答2024-03-08 10:25
康熙年間,宰相張英世代居住在桐城,他的府第與吳宅為鄰。 有一年,吳家建房子時占據(jù)張家的空地,張家不服,雙方發(fā)生了糾紛,互不相讓,于是告到了縣衙門。因為張吳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
全文
離港來山和六尺之下誰更好
1個回答2023-04-16 04:15
《離港來山》。 《離港來山》整片文章文筆非常細膩戳人,相對于祺鑫的感情線來說文軒的感情線并不是很虐,當時看第一遍的時候在mls回鄭州結(jié)婚文和軒去看dls時,dls說的:“我那么乖,我從來不哭的,就那一...
全文
三尺港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16 09:19
     古時有相鄰的兩戶人家,一家在外地做官,另一家是本城的商賈。兩家都在建房子,房子建得差不多了,在砌圍墻時,雙方為地界發(fā)生了爭議。古人素來就有“寸土必爭”的老傳統(tǒng),不要說鄰里之間,就是兄弟之間...
全文
聊城仁義胡同與安徽六尺胡同的故事哪個為準
1個回答2024-06-23 07:31
應該是兩個故事 安徽的叫六尺胡同 聊城的叫仁義胡同 又叫六尺胡同
六尺之下是幾尺
2個回答2022-07-12 12:00
這樣的說法… 應該是五尺,也就是小于六就行… 六尺之上應該是說的七, 習慣都是這樣說的。
三尺港的故事詳細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5 03:58
清朝康熙時,安徽桐城出了個叫張英的,當上了宰相,鄰居吳氏欲侵占他的宅邊地,家人馳書北京,要張英憑官威壓一壓吳氏氣焰。誰知張英卻回詩一首曰:“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
全文
六尺巷是什么?
3個回答2023-11-16 04:21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西南一隅,是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全長180米、寬2米的巷道。這條看似尋常的巷子,走完全程也不過四五分鐘,卻有著一段不平常的來歷。 據(jù)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