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彥的人生經(jīng)歷

2024-03-20 03:52

1個回答

1920年,參加由李大釗、蔡元培等創(chuàng)辦的工讀互助團,自上海到北京大學旁聽。1923年夏,先后到湖南長沙平民大學、周南女學和第一師范任教。同年,在11月號的《東方雜志》發(fā)表處女作《秋夜》。塌鎮(zhèn)此后陸續(xù)發(fā)表不少小說,其中包括描述軍閥殺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叢鬧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漢《民國日報》副刊編輯。1928年春至南京國民政府國際宣傳部任世界語翻譯。
1930年,至福建廈門任《民鐘日報》副刊編輯。此后輾轉在福建、上海、陜西等地的中學任教,在極不安定的生活中迎來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豐收期。采用浪漫、象征等不同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探索,逐漸成為鄉(xiāng)土寫實派的一位重要作家。發(fā)表于1927年7月號《小說月報》上的《黃金》標志著王魯彥的“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進入了成熟的境界。小說描寫了一個小有產(chǎn)者不斷遭逢災禍的境遇,深刻的反映了舊社會的人情世態(tài)。此后,他更多的關注現(xiàn)實??箲?zhàn)前夕,重要作品長篇小說《野火》出版,作品描寫了江南農(nóng)民的悲慘生活和走向自發(fā)反抗斗爭的真實圖景。
抗戰(zhàn)期間,創(chuàng)作了《炮火下的孩子》、《傷兵醫(yī)院》等短篇小說并結集出版,并在《廣西日報》副刊上連載長篇小說《青草》。1941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的組織工作。這一時期最主要的貢獻是主編大型文學刊物《文藝雜志》,為抗戰(zhàn)后期大后方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后一部小說集《我們的喇叭》。
1944年于貧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團鄭粗。

相關問答
魯彥 聽潮
1個回答2024-02-19 20:41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著海輪,到了一個有名的島上。 這里是佛國,全島周圍三十里內(nèi),除了七八家店鋪以外,全是寺院。島上沒有旅店,每一個寺院都特設了許多房間給香客住宿。而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有很多是游...
全文
求魯彥<<聽潮>>全文
1個回答2024-03-03 23:14
《聽潮》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著海輪,到了一個有名的島上. 這里是佛國,全島周圍三十里內(nèi),除了七八家店鋪以外,全是寺院.島上沒有旅店,每一個寺院都特設了許多房間給香客住宿.而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有很...
全文
魯彥為什么要寫聽潮啊
1個回答2024-03-24 14:12
因為這是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并且有著曲折的故事.可參看>.
求魯彥的《聽潮》全文
1個回答2024-02-16 10:19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著海輪,到了一個有名的島上。 這里是佛國,全島周圍三十里內(nèi),除了七八家店鋪以外,全是寺院。島上沒有旅店,每一個寺院都特設了許多房間給香客住宿。而到這里來的所謂香客,有很多是...
全文
魯彥的聽潮是詩歌還是散文?
1個回答2024-03-01 02:37
魯彥的《聽潮》屬于抒情散文
魯彥<驢子和騾子>的全文
1個回答2024-03-14 10:11
魯彥(1901—1944),現(xiàn)代作家,浙江鎮(zhèn)海人,原名王衡。著有《柚子》《驢子和騾子》等。 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以景抒情的散文。 作者“喜歡海,溺愛著?!?,尤其是潮來時的海,把它稱作“偉大的樂章”。...
全文
魯彥的聽潮是詩歌還是散文?
1個回答2024-02-24 02:23
屬于散文詩: 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地,輕輕地,像微風指過琴弦;像落花飄零在水上。 海睡熟了。 大小的島擁...
全文
王魯彥的燈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
1個回答2024-02-29 07:34
以“燈光”為情感線索展開了豐富的聯(lián)想——有現(xiàn)實的觀察,有歷史的回顧,也有傳說故事的引證,表明了作者的一個信念:“燈光是不會滅的”。 作者運用象征的手法,以某一具體的事物來表現(xiàn)某種特殊的意義——...
全文
魯彥聽潮哪一句要背
1個回答2024-03-13 16:40
“在我們的腳下,波浪輕輕吻著巖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魯彥寫聽潮的背景
1個回答2024-02-07 06:48
魯彥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如下: 1929,魯彥失業(yè)回到故鄉(xiāng)浙江鎮(zhèn)海,因距普陀山很近,便趁機前往游覽觀光。本文寫的就是那次游覽中的片斷,全屬記實。文章原題是《聽潮的故事》,前半部寫聽潮,后半部寫喚姿聽潮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