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上的內(nèi)容?

2024-02-10 22:26

1個回答

鼎內(nèi)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九字,記載了毛公衷心向周宣王為國獻策之事,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書法乃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結(jié)體方長。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

相關(guān)問答
毛公鼎是什么時期的?
1個回答2024-06-14 05:22
毛公鼎是我國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它高3.8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徑約為47厘米,重34.7公斤,造型十分端莊,且鼎內(nèi)還鑄有銘文,是現(xiàn)存青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篇。
除毛公鼎 還有什么鼎
2個回答2022-09-26 10:21
殷商:“子龍鼎”“司母戊大方鼎”“雙羊頭鼎” 西周:“獸面紋小鼎”“井姬獨柱帶盤鼎”“大克鼎,又名克鼎或膳夫克鼎”“師父鼎”
毛公鼎以它鼎里面聞名于世的長篇銘文?
1個回答2024-02-17 17:47
王曰“父歆,丕顯文武,皇天引厭劂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率懷不廷方亡不覲于文武耿光。唯天將集厥命,亦唯先正略又劂辟,屬謹大命,肆皇天亡,臨保我有周,丕鞏先王配命,畏天疾威,司余小子弗,邦將曷吉?跡跡...
全文
毛公鼎銘文的介紹
1個回答2024-02-07 07:50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huán)帶狀的重環(huán)紋。銘文32行499字,乃現(xiàn)存最長的銘文:完整的冊命。共五段:...
全文
西周毛公鼎文
1個回答2024-02-07 06:23
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
毛公鼎詳細介紹?
1個回答2024-02-10 23:59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鑄青銅器,鼎高 53.8厘米,口徑 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口沿飾環(huán)帶狀的重環(huán)紋,造型端莊穩(wěn)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jīng)從...
全文
一言九鼎這個故事你從毛遂身上學到什么
1個回答2024-03-04 18:23
做人要自信,只有相信自己才能為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
毛公鼎是什么時期的青銅器?
1個回答2024-02-02 00:24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時期的青銅器。傳清道光末年,陜西歧山周原出土。通高53.8、口徑47.9厘米,重34.705公斤。器呈圓形,立耳大口,深圓腹、圜底,蹄足。整個器形規(guī)整、渾厚凝重。器表紋飾簡練,僅在...
全文
一言九鼎這個故事引出兩個成語,一個是毛遂自薦還有一個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4 15:56
三寸之舌 【釋義】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毛先生以三寸不爛之舌,強于百萬之師。” 【用例】他憑著~,使許多人聽信了他的謊言。
毛公鼎銘文及拓片圖
1個回答2024-03-12 05:18
毛公鼎(附釋文) 毛公鼎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是金文的經(jīng)典名作。傳清道光末年于陜西岐山出土 。高 53.8厘米,口徑 47.9厘米。圓形,二立耳,深腹外鼓,三蹄足,造型端莊穩(wěn)重。頸部飾重環(huán)紋及...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