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言教學活動中設計有效提問

2024-02-09 00:22

1個回答
  一、循序漸進式的提問,確保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提問要有層次性,要有從易到難的遞進,太易或太難的提問都無助于幼兒的發(fā)展,反而會挫傷幼兒的積極性。從某種意義上講,幼兒對問題反饋和回應能力的高低,可以說是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思維特點,在提問時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由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分散教學的難點,減少思維障礙,保護幼兒的積極性。例如,在聽故事后,老師直接提問“你有什么感受?”、“你學會了什么?”。由于幼兒的經(jīng)驗不足,語言概括能力比較差,這樣的直接性提問會讓幼兒感到有壓力,會出現(xiàn)恐懼回答的情形。如果老師能按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提問:“故事里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樣?故事里的動物是怎么樣的?學習故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通過層層分析,步步深入的問和答,使幼兒進入順暢的思維軌道,給幼兒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從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在開展小班主題活動“故事啊,故事”時,我們帶孩子進入了一個故事的王國。對中、大班的孩子,我們會組織幼兒進行“講故事比賽”,看看誰的故事既好聽又新鮮??墒?,對小班幼兒來說,他們的故事積累和語言表達水平都有限,還沒法暢所欲言。于是,我們開展了“故事周”活動,請來孩子的爸爸媽媽為大家講故事,孩子們每天都可以聽到很多不同而有趣的故事。當他們沉浸在故事王國里時,我以《三只小豬》這樣一個傳統(tǒng)又經(jīng)典的故事為背景設計了一節(jié)語言活動。通過觀看教師扮演的“三只小豬”介紹自己搭建的房子及“大灰狼”出現(xiàn)后三種不同的情況,引導孩子們展開想象,并進行討論。
  1.豬大哥、豬二哥和豬小弟,它們建的房子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豬大哥和豬二哥都跑到豬小弟的家里?他們自己的房子怎么了?
  3.哎呀,大灰狼追到豬小弟家里了,那可怎么辦呢?小朋友,你們覺得豬小弟的房子會不會被吹倒?
  4.如果請你造一座牢固的房子,你會怎么造房子呢?
  以上的提問設計,我都是圍繞三只小豬搭建的不同房子展開的,孩子們可以邊看表演邊展開想象的翅膀,與我進行對話。
  二、多元開放式的提問,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
  開放式的提問,答案是多樣的,是沒有框架的,不受語言和情節(jié)的限制,可為幼兒提供創(chuàng)造性想象和思維的空間,讓幼兒自由發(fā)揮;而封閉式的提問,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是在提問時給幼兒一個框架,讓幼兒只能在框架里選擇回答。從中可以看出,開放式的提問比封閉式的提問具有更強的導思功能。開放式的提問,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搜尋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判斷、推理,以提高幼兒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如語言講述活動《開小船》中,讓幼兒想想說說:小動物們把香蕉船、蓮藕船、茄子船都吃了,它們怎么回家?開放性的問題,讓幼兒從不同角度來思考問題,發(fā)展其擴散思維的能力。另外,在語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提問:“你喜歡……為什么?”等判斷分析性問題;“如果……你會用什么辦法?”等假設性問題及創(chuàng)造性問題等,引發(fā)幼兒掌握概念,進行判斷、想象和推理,以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又如在《好朋友》教學中,教師提問:“茶壺的朋友是誰?”“你的朋友是誰?”將幼兒置身一定的角色地位,從多種角度了解事物,幼兒在設身處地的情況下,與作品人物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類問題難度不大,重在提供表述的機會,讓幼兒收集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實際進行回答,有利于鼓勵幼兒大膽主動地發(fā)言,增強參與意識和自信心。
  三、層層遞進式的提問,提高幼兒語言組織能力
  這是逐層深入的提問方式,也就是說,教師在提一個較難問題之前,要提一系列簡單的問題作為鋪墊,層次遞進。
  在集體活動《糖果寶寶的舞會》中,我問孩子:“你們喜歡吃硬糖還是軟糖,為什么?”有的孩子站起來說:“昨天爸爸帶我去超市的。”(通常我們會覺得,怎么是不著邊際的回答)我繼續(xù)追問:“你們?nèi)コ懈墒裁戳耍俊薄百I糖果?!崩蠋熢龠M一步問:“那你買了喜歡吃的什么糖果?”“我買了棒棒糖”“噢,原來你喜歡吃硬硬的棒棒糖?!边@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表述不明確和不準確時而進行的追問,幫助幼兒梳理、歸納出自己要表達的想法,讓答案滿滿地浮出水面。這時孩子又出現(xiàn)了從眾的回答:“我也喜歡吃棒棒糖……”這時老師可以追問:“你們平時只吃棒棒糖嗎?”孩子就會受暗示地找自己曾經(jīng)吃過的好吃的糖果來回答。在活動中,我們還可以運用“除了……”“還有其他的……”等指導語,讓孩子走出單一的回答。
  四、集體共鳴式的提問,構(gòu)建有效的互動模式
  在語言活動中,運用師生共鳴和生生互動式提問能引起集體共鳴,利于產(chǎn)生師生和生生互動,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參與性。
  在活動《誰愛洗澡》中,我以故事的形式將動物洗澡的方法串聯(lián)其中,同時展示圖片,加深孩子們的印象。隨后,我向集體發(fā)問:“大公雞是怎么洗澡的?”小鴨子是怎么洗澡的?犀牛又是怎么洗澡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大公雞用沙洗澡;小鴨子在水里洗澡;犀牛用泥漿來洗澡?!笨磥硭麄儎偛哦己苡眯牡卦诼犞v故事。當夸他們真聰明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在接下來的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積極了。所以,在活動中適時地進行共鳴性提問,可以緊緊地抓住孩子們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提問策略多種多樣,在活動中,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有特定的意圖,教師一定要明確這些意圖,并正確把握提問的方式才能使活動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幼兒自主能力的發(fā)展。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更好地發(fā)揮提問的作用,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相關問答
設計有效提問的策略
1個回答2024-05-29 13:40
課堂提問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針對有關教學內(nèi)容設置一系列問題,使學生通過思考和回答,促進思維的積極性,達成教學目標。提間不僅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手段。精...
全文
如何進行有效的繪本教學設計
1個回答2024-02-08 20:38
主要抄目的:訓練繪本信息的輸出能力;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讀后活動舉例:1,在圖片和詞語提示下復述故事,主要是為了鞏固和提高特別是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2,讀后聯(lián)系所讀的故事讓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
全文
如何設計有效的教學過程
1個回答2024-04-26 00:14
教學過程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掌握的優(yōu)劣,因此應該精心的準備! 有效的教學過程設計應該具備以下三點: 1.富于變化 由于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課堂的變化對維持他們的注意力很重...
全文
觀光小火車的主題公園的提出和設計
1個回答2024-01-25 09:14
公園范圍日益擴大,特色公園逐漸增多所謂公園就是指由政府或公共團體建設經(jīng)營,供公眾游憩、觀賞、娛樂等的園林。它是城市公共綠地的一種類型,有改善城市生態(tài)、防火、避難等的作用。我國的城市公園一般可分為...
全文
如何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設計
1個回答2024-02-23 12:44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1、教學目標: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全文
快速提高平面設計能力的方法?
1個回答2022-10-12 10:01
多練習就行。
怎樣提高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設計
1個回答2024-03-16 17:23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寫話的興趣。 2.學會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 3.能圍繞一個中心寫一段通順的話。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前段時間我們和大哥哥大姐姐玩...
全文
觀光小火車的主題公園的提出和設計
1個回答2024-05-18 19:01
公園范圍日益擴大,特色公園逐漸增多所謂公園就是指由政府或公共團體建設經(jīng)營,供公眾游憩、觀賞、娛樂等的園林。它是城市公共綠地的一種類型,有改善城市生態(tài)、防火、避難等的作用。我國的城市公園一般可分為...
全文
求幾張室內(nèi)設計效果圖
1個回答2022-11-23 14:04
去拓者和馬蹄注冊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