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中寫道"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其實是暗示哪個典故

2022-07-02 08:50

5個回答
蘇軾泛赤壁吧。

來自 宋·蘇軾《后赤壁賦》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賦》中的?!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是《赤壁賦》中的。 "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暗示蘇軾泛赤壁的。
蘇軾<后 赤 壁 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前赤壁賦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蘇軾<后 赤 壁 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前赤壁賦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蘇軾<后 赤 壁 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庇谑菙y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子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前赤壁賦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前者是《后赤壁賦》后者是《赤壁賦》
相關問答
刻舟記中王叔遠為什么在刻舟上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字,而不是別的?
3個回答2022-12-21 23:33
因為可以凸出“蓋大蘇泛赤壁云”這句話于它呼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出自《赤壁賦》。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核舟記核舟雕刻的是什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1-24 22:55
···蘇軾游覽赤壁的故事 蓋大蘇泛赤壁云: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大蘇,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宋代眉山(現(xiàn)在四川省眉山縣)人,著名文學家.人們稱他和他的弟弟蘇轍為“大蘇”“小...
全文
核舟記核舟雕刻的是什么的故事
1個回答2024-02-22 02:09
第一層(第2至第4段)介紹舟的正面,這是顯示雕刻家巧妙構思和精湛技藝的主要部分。又可分為三小層: 第一小層(第2段)先介紹“核舟”的體積,接著寫舟的中間部分即船艙。其中,重點是介紹艙旁的小...
全文
《核舟記》雕刻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1個回答2024-01-21 01:27
蘇軾與佛印、黃庭堅三人泛游赤壁(實際上為赤鼻,東坡聽錯了,現(xiàn)在那兒叫磨游文赤壁~~~) 下面的是我在網(wǎng)上查到的,希望可以幫你了解的更詳細一知巧些吧,呵呵~ 蘇軾赤鼻游磯,也曾“攝衣而上,履巉巖,...
全文
"核舟記"中雕刻家把蘇軾的名句刻在船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4個回答2022-08-10 10:25
一是點明主旨,緊扣“蓋大蘇泛赤壁云”。 二是體現(xiàn)作者構思之巧妙。 三引起觀者興趣,讓人浮想出赤壁之景。
<核舟記》中核舟右面所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宋朝詞人( )的《 》中的句子。
4個回答2022-06-30 09:38
蘇軾《后赤壁賦》 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
全文
核舟記課文上刻舟刻了幾個人物
1個回答2022-12-25 08:19
魯直,蘇東坡,佛印,兩個舟子(撐船的人)。共5人。
核舟記中關于“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問題
5個回答2022-08-01 01:20
這篇課文是蘇軾在游赤壁時寫的,前句選自>,后句選自> 而且,回應了前文,表明了是在游赤壁~
刻舟求劍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1-22 05:13
多少字有限制嗎 追問:沒有 追問:快 追答:
刻舟求劍的啟示
1個回答2024-01-23 15:12
  刻舟求劍是由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zhí)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fā)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   這個故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