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為什么改名合肥?這些地名越改越難聽?

2024-01-22 13:05

1個回答

給城市改名字這件事古人常干,哪天高興了改個名,不高興又改個名,絲毫不顧當(dāng)?shù)厝说母惺?。?dāng)然改名字肯定有失敗也有成功,而且很多城市的名字千年來都沒變過,也毫無違和感。很多合肥的朋友都會覺得廬州這個名字挺好聽的,為什么后來改成合肥了呢?這里面還是有個小故事的。這次就為大家講講部分城市名字的變化,究竟是更讓人接受還是變得難聽了,大家就自行判斷吧。

1.向吃而生

坊間曾有人笑稱合肥的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合肥人待人友好,鄰里朋友之間的革命友誼都是源于同一個愛好——吃!傳聞中,古時合肥人堅信,兩個人要是能夠走在一起,前提必須是能夠吃到一起,進而胖到一起,最后才能走到一起。

所以,當(dāng)你找到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時,他也必定是愿意與你”胖“在一處的。所以久而久之,吃,這個萬年不變信仰便成了這個城市的標(biāo)志。順帶著連城市的名字也成了胖子的集合地——“合肥“

2.由古時地名演變

傳聞在北魏的時候,有個大才子名叫酈道元,平生酷愛山川地理。雖然他并不是個富二代,但架不住他身為翩翩玉公子,跟兔兔一樣也有一顆浪蕩不羈的心。加上古時旅游不必支付高額門票費,所以這位酈家少爺就全國各地到處玩,順便寫寫書,賣賣錢,維持生計。

有天他偶然來到一個地方,人影沒幾個。適逢夏季雷雨季節(jié),下了好幾場雨耽誤了他的行程。于是他就被迫在此處住下了來。

誰知幾場雨過后,他發(fā)現(xiàn)此地的施河(今天的南淝河)因為暴漲竟然匯入到了他門口的淝河(今東淝河中),兩河竟”私奔“至一處。此情此景感動了酈道元,于是他決定將此景寫入地理書中,并將此地命名為“合淝”,后世簡化為了合肥。

3.合淝之水

關(guān)于合肥的來歷,另一種說法是:

唐朝人認為,南淝河、東淝河本為同一條河流都發(fā)源自雞鳴山,向北流20里地因地形分為兩條河流,一處向東南流入巢湖,另一支由西北流入淮河。由于這兩條河流都發(fā)源自淝水,所以稱之為”合淝“,后世簡化為”合肥“。

4.合州演變

關(guān)于合肥的由來,還有一種說法:由古時合州演變而來。

據(jù)悉,隋朝之前如今的合肥名叫合州。后來隋朝建立(公元581年)統(tǒng)治者隋文帝楊大大覺得這個地方在遠古時期就叫廬,不如改叫廬州更好聽些。

于是,自隋朝開始至清朝結(jié)束,合肥都一直叫廬州。直到民國元年,開國建制,地方官員覺得應(yīng)循隋朝之前古名,取”合州“合字,改名為”合肥“。

5.不能與四川瀘州重名

”合淝“和廬州都是歷史上不同時期的不同稱謂而已。

但合肥自秦置縣,是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直到明清還一直叫廬州,屬于府治行政機構(gòu)。為啥解放后就非得改回叫合肥呢?

原來在1945年解放之后,省會由安慶遷往合肥。全國行政區(qū)重新規(guī)劃,其中規(guī)定地級市不能重名、諧音。而當(dāng)時四川瀘州和合肥古稱重名,因此徹底放棄了廬州的稱謂。

令人扼腕的改名

長安改為西安

如今許多人希望西安能改回長安

長安,多美得名字!絲綢之路的起點,“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柳道離別”......多少人的長安夢是從這個名字延伸出去的?好吧,現(xiàn)在改成了西安,原諒我,只想到了西安肉夾饃!

蘭陵改為棗莊

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整個畫風(fēng)都不一樣了好么....“棗莊美酒郁金香”、“棗莊笑笑生”,就連英俊的蘭陵王以后也要叫棗莊王了,“棗莊王入陣曲”,你們感受下!不過據(jù)說原來山東省內(nèi)的蒼山縣已經(jīng)改回蘭陵縣,也算是迷途知返吧。


徽州改為黃山市

看到這張圖,最先想到的還是徽州,而不是黃山

改名的初衷是想借助境內(nèi)黃山的名氣來帶動當(dāng)?shù)氐穆糜螛I(yè),這原本就是一件令人感到十分無奈的事情。更何況如今許多人甚至認為,“徽州”對當(dāng)?shù)芈糜螛I(yè)的帶動,可能還要強過“黃山市”……

廬州改為合肥

古廬州

曾經(jīng)詩詞里煙霧飄渺的廬州,一下就變成了兩個胖子的組合——合肥。

整個人都不好了好嗎?

汝南改為駐馬店

一開始的汝南,多么有歷史底蘊,多么高雅文藝,一下變成了駐馬店。感覺就特么像一個古典美女瞬間變成了殺馬特!

九原改為包頭

這氣質(zhì)差得不是一星半點,一下從廣闊無垠的草原穿越到了路邊燒烤攤。

陳倉改名寶雞

“暗度陳倉”變成了“暗度寶雞”——呃,這是大晚上偷雞的節(jié)奏嗎?其實寶雞之前還有一個名字,叫雍城,是不是也文化氣息濃濃的呢?

千百年未改名的古城

雖然改名十分常見,但也有一些城市,名稱基本沒有被改動,或者距離上次改名已有千百年。 這些城市,僅憑名字就能給人無限的歷史感!

邯鄲

邯鄲,中華文化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 ,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建安文化和成語典故文化等。同時還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太極之鄉(xiāng)和指南針的故鄉(xiāng)。

信陽

古稱義陽、申州、光州、申城。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始稱信陽。

信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美譽,擁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羅山皮影,信陽毛尖更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荊州

古稱“江陵”,湖北省地級市,是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國都城所在地。荊州之名源于《尚書·禹貢》 :“荊及衡陽惟荊州”,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內(nèi)蜿蜒高聳的荊山而得名。

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shè)立荊州刺史部,東西漢時皆屬南郡。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荊州,后歸吳荊州,定治南郡。晉永和八年(352年),荊州定治江陵。南北朝時,齊和帝、梁元帝、后梁、蕭銑皆以荊州為國都。

常州

古稱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別稱龍城。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于常熟縣置常州, 后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于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

常州,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保存著常州梳篦、留青竹刻、常州吟誦和常州天寧寺梵唄唱誦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揚州

揚州瘦西湖

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為古九州之一,因“州界多水,水揚波”而得名。

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yè)昌盛,人杰地靈,環(huán)境宜人,景色秀麗,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

廣州

別稱羊城、穗城。公元226年,孫權(quán)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

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貿(mào)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

成都

簡稱蓉。公元前四世紀 ,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眾多名勝古跡。

咸陽

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名咸陽。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秦國遷都于此。

咸陽,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大秦帝國的都城和漢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之地。自古就有“秦地最勝,無如咸陽”之說,是古絲綢之路的第一站,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園,號稱“東方金字塔”之都。

相關(guān)問答
有人戲稱許嵩的《廬州月》為《合肥月》,廬州為何改名?
1個回答2023-05-29 11:52
唐代的時候,淝水從雞鳴山出發(fā),向北流,又分流為南淝河進入巢湖與東淝河進入淮河,兩河都叫肥,就叫合肥了吧。
合肥廬州太太
3個回答2023-08-06 16:54
它家的菜還不錯.價格還好了. 三個人要看你怎么點,不超過一百吧. 我們同學(xué)幾個7個人吃了141元. 給你留它家的電話... 一中店:2849**** 大東門店:4292**** 鼓樓店:2628***...
全文
肥東縣改區(qū)叫什么名字?
1個回答2024-12-27 23:51
截止2021年5月,肥東縣未改區(qū)。 肥東縣行政區(qū)劃: 1、肥東縣轄12個鎮(zhèn):店埠鎮(zhèn)、撮鎮(zhèn)鎮(zhèn)、梁園鎮(zhèn)、八斗鎮(zhèn)、白龍鎮(zhèn)、古城鎮(zhèn)、石塘鎮(zhèn)、包公鎮(zhèn)、橋頭集鎮(zhèn)、長臨河鎮(zhèn)、元疃鎮(zhèn)、陳集鎮(zhèn)。 2、6個鄉(xiāng):...
全文
愛上一個人,最難的事為對方改變自己,你為你的另一半改變過什么?
1個回答2024-03-02 09:57
為了另一半,改變的事情還挺多的,比如生活習(xí)慣等等。聽說他喜歡短發(fā)女孩,所以剪了多年的短發(fā)。聽說他喜歡穿裙子的女孩,脫下工作服,穿上白色連衣裙。聽說他喜歡瘦弱的女孩,所以為他想減掉20斤,當(dāng)您達到他的...
全文
為什么人的本性很難改
1個回答2024-01-29 14:52
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本性是一個人的符號,代表他的興趣愛好和個人價值追求,讓他改掉太難了,代表著他要放棄很多,接受和學(xué)習(xí)很多,一般人真不容易辦到。
關(guān)于本性難改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18 20:15
“江山易改”是我們常說的話,其實它有三個版本分別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江山易改,稟性難移人的本性的改變,比江山的變遷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求同心難改、看不見的世界的小說
1個回答2022-06-23 19:02
直接上同心吧里面去找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1個回答2022-12-19 21:21
吃貨是為了吃遍世界
關(guān)于本性難改的成語?
1個回答2024-02-06 23:47
展開全部 本來面目 原為佛家語,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 出處:唐·慧能《六祖壇經(jīng)·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彼巍ぬK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