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這個詞是怎么由來的,什么人才能自稱是父母官?

2023-12-17 08:21

4個回答
宋初王禹偁《謫居感事》詩:“萬家呼父母?!逼渥宰ⅲ骸懊耖g呼令為父母官”。這便是將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處。

“父母官”一詞來源于《禮記·大學》:“《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裰煤弥?,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槊窀改福姓?,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之父母也?”在這些先秦文獻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統(tǒng)治者,甚至是國君。漢代曾出現(xiàn)了的兩個非常有政績的地方官:西漢的召信臣、東漢的杜詩。據(jù)《后漢書》載杜詩為南陽太守,深受百姓愛戴,百姓將之與前代的召信臣相比,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說,這時“父母”一詞已經有了地方官的含義。宋初王禹偁《謫居感事》詩:“萬家呼父母?!逼渥宰ⅲ骸懊耖g呼令為父母官”。這便是將地方官比作父母官的最早出處。

在封建社會,父母是子女的主宰,同時父母又最疼愛自己的子女,所以父母官就兼具了領導與愛護的兩種特點,一個好的地方官應該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百姓,這就是“愛民如子”,當百姓的權力受到傷害時,官員理應加以維護,這就是“為民做主”。因此所謂的“父母官”其實是百姓的一種贊譽。同時這樣的父母官通常都是一些比較基層的官員,主要是州、縣等地方長官,因為他們直接與地方百姓接觸,同時又擁有生殺予奪的決定權。

除了上面的含義,在漢語的運用中“父母官”其實還有另一種用法,那就是指家鄉(xiāng)的地方官。古人為官起先是通過孝廉賢良方正等名目的舉薦,后來主要通過科舉考試,一旦成為朝廷的命官,出于避嫌的原因,常常是異地為官,這樣就離開了家鄉(xiāng)父老。而那些朝中的大官,除了本身祖籍就在京城的,大多數(shù)人父母都在地方,所以這些人對那些家鄉(xiāng)的官也稱之為 “父母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家鄉(xiāng)父母官”。當然,這樣的父母官也是地方官員,但范圍稍大,不僅限于地方行政首長。

“父母官”的兩種含義其適用的對象雖然接近——都是地方官,但用法卻是有講究的。前者是百姓對長官的稱謂,是對長官的一種敬畏和贊譽,而后者其實是朝中高官對比自己地位低得多的地方官的一種尊稱,也是一種自謙的表示,說家鄉(xiāng)的小官為 “父母官”一來顯示自己沒有架子,尊重對方,二來縣官不如現(xiàn)管,也是希望對方對自己的父母有所照應。

“父母官”的這兩種含義決定了它使用上的特殊性,比如:前一種含義的“父母官”應該是他稱,而不應該是自稱。目前有些文學作品或影視劇中常出現(xiàn):“我作為家鄉(xiāng)的父母官……”云云,其實都是不恰當?shù)挠梅?。而作為后一種含義使用時需更加小心,因為這是高官對比自己官階小的地方官的稱謂,普通人是不能隨意使用的,比如在外地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員見到家鄉(xiāng)的領導來了,如果也稱對方是自己的“家鄉(xiāng)父母官”,那他的口氣也太大了。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每當?shù)胤焦偬ぬ崒崬槿嗣褶k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時,老百姓就會親切的稱他們?yōu)椤案改腹佟?。所謂“父母官”,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就是說地方官愛民如子,對待普通百姓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愛護,所以才會得到百姓的愛戴。而事實上,“父母官”并不像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簡單,它最早指的是漢朝的兩位官員。



在西漢漢元帝時期,南陽郡出了一位清廉如水的太守。此人名為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在其擔任南陽太守期間,經常下鄉(xiāng)考察,勸課農桑,不是出現(xiàn)在田間地頭,就是住在鄉(xiāng)野亭舍之中,很少見他有賦閑在家的時候。通過實地考察,召信臣主持開通溝渠,修建水閘堤堰數(shù)十處,當?shù)毓喔让娣e年年增加,糧食產量也成倍增長。老百姓得了實惠,整個社會風氣也呈現(xiàn)出一片祥和。



在幫百姓將“錢袋子”鼓起來后,召信臣又開始進行道德教化。他先是制定了用水規(guī)則,防止百姓因爭搶水源而打得頭破血流。然后又禁止百姓在婚喪嫁娶的過程中鋪張浪費,最后對于游手好閑和小偷小摸之人進行訓斥和治罪,在他的治理之下,南陽郡幾乎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地步。很多外郡百姓聽說召信臣的事跡后,紛紛前往投奔,南陽郡因此戶口倍增,郡縣也富裕起來。老百姓親切地稱他為“召父”,皇帝聽說他的事跡后,也賞賜了他黃金四十斤。而召信臣后來調任河南太守后,政績也屢次在全國排第一。

無獨有偶,在東漢時期,南陽郡百姓又遇到了一位愛民如子的好太守,此人即東漢水利學家、發(fā)明家杜詩。杜詩在光武帝初年曾擔任侍御史,當時將軍蕭廣放縱士兵在洛陽為非作歹。杜詩勸告了幾次,蕭廣不聽,于是杜詩按法令誅殺了蕭廣。事后,他向上做了匯報,還得到了上級的表揚。



在擔任南陽太守期間,杜詩以誅暴立威,又善于謀略,不浪費民力,再加上政治清明,所以很受當?shù)匕傩諓圩o。除此之外,他還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發(fā)明了“水排”,用來鑄造農器。二是興修水利,廣拓土田,讓百姓日子富足起來。因此人們將他比作西漢的召信臣,南陽百姓謂之:“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此后,人們就將愛民如子

是由于東漢和西漢時有兩個太守愛民如子,被百姓稱為“召父”和“杜母”,自此“父母官”便流傳古今。只有愛民如子的人才能被稱為“父母官”。
民間百姓稱地方官員為父母官,比喻的是地方官員像父母一樣愛護自己的人民,為人民著想,治理地方有方,深受百姓愛戴。
相關問答
“父母官”的說法從哪來?父母官的來歷
1個回答2023-12-14 17:40
導讀: “父母官”一詞來源于《禮記·大學》:“《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裰煤弥?,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槊窀改?,行政,不免于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之...
全文
用英語向父母介紹自己的身高,體型,五官及頭發(fā)
1個回答2024-01-05 06:18
我父母又不是你父母
從小被遺棄的孩子最后父母找回來的官場小說
1個回答2024-01-27 12:12
官途(男主角名字叫劉飛,從小與保姆生活,父親是官場大家在外做官,母親被迫出國,第一章是劉飛大學畢業(yè)后父親家族告訴他必須當官,他去應聘的事情,)
岳母是醫(yī)生岳父是大不大不小的官
2個回答2023-03-24 02:05
不錯的小伙子!
父母愛情中哪個孩子的官最大
1個回答2024-01-14 07:32
《父母愛情》中老大江衛(wèi)國的官最大。 江衛(wèi)國在少年的時候就選擇去當兵,后來靠著自己的努力,在部隊中的官職一升再升,最后成為了旅長。老二江衛(wèi)東是部長,江亞菲是團長,至于江衛(wèi)民與江亞寧并不是軍人。人,所...
全文
兒子被抓,父父母能替他打離婚官司嗎?
4個回答2023-01-23 18:26
兒子被抓,父母是不能替他打離婚官司的,因為離婚必須是夫妻本人簽字才可以辦理離婚手續(xù),因此父母是替代不了的,沒有本人是不行的。
母上大人,那么父親應該被稱為什么
1個回答2023-01-13 21:17
父皇!比較大氣!
父母是不理解孩子,還是孩子不理解父母?說出自己最想對父母說的話
1個回答2024-01-29 20:45
不明事理時覺得是父母不理解孩子,對父母的一些做法或說法就反感,但自己長大了,獨立了(不一定非得結婚、生子),就會覺得是自己愧對父母,很后悔以前的所做所為。我最想對我媽說一聲“對不起”,然后好好彌補自己...
全文
父母呼 父母命 父母教 父母責
1個回答2024-05-12 12:42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應順承
有人說,母愛如水,父愛如山。世上有多少好父親值得我們去稱贊呀!
1個回答2024-01-29 14:03
安徒生的父親:窮鞋匠培養(yǎng)出大作家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生在富恩島上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zhèn)上,那里有不少貴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親只是個窮鞋匠,母親是個洗衣婦。貴族地主們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從不讓自己的孩子...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