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羊文言文

2023-12-03 15:07

1個回答

1. 我要文言文《賣羊》的原文和譯文

原文 梁時有一書生,性癡而微有詞辯,不曾識羊。

有人餉其一羝羊,乃繩系項,牽入市賣之。得價不多,頻賣不售。

市人知其癡鈍,眾乃以獼猴來換之。 書生既見獼猴,還謂是其舊羊,惟怪其無角,面目頓改。

又見獼猴手腳不住,只言市人捩去其角,然為獼猴頭上無瘡痕,不可為驗,遂隱忍不言。乃牽獼猴歸家而詠曰:“吾有一奇獸,能肥亦能瘦。

向者寧馨膻,今來爾許臭。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售。

頭上失卻皂莢子,面孔即作橘皮皺?!?譯文 南朝梁代的時候有一個書生,性情癡呆,略微有些辯論的口才,不認(rèn)得羊。

有人送給他一只公羊,就用繩子拴著它的脖子,牽到集市上去賣它。要的價錢不高,卻多次去賣都沒賣掉。

市上的人知道他癡呆愚笨,有人就拿來一只獼猴來調(diào)換了公羊。 書生見到獼猴以后,還認(rèn)為這就是他原來的羊,只是怪它沒有了角,臉色立刻改變了。

又見獼猴的手腳不停地活動,只道市上的人扭去了它的角,然而因為獼猴頭上沒有留下瘡疤的痕跡,不能作為證明,就只好克制忍耐著不說話。于是牽著獼猴回家,并且吟詠著說:“我有一只奇怪的獸,它能肥來又能瘦。

先前如此有膻氣,現(xiàn)在竟是這樣臭。多次牽著進(jìn)市場,連續(xù)三天沒賣走。

它頭上丟了皂莢般的角,面孔變得像橘皮一樣皺?!薄?/p>

2. 文言文《賣羊》的翻譯

譯文:梁朝時有個書生,性癡呆,不識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繩子系好羊頸,牽到市場去賣。別人開價都很低,賣了多時也未成交。市場上的人知他癡呆,就用一只獼猴來偷偷換取了羊。

書生見了獼猴,還只當(dāng)是羊,怪獼猴一下子改變了面目,角也沒有了。又看看獼猴手腳不停地動,就怪市場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獼猴頭上又沒有傷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牽著獼猴回家,詠順口溜說:“我有一奇獸,能肥也能瘦。先是羊腥味?,F(xiàn)在散臭味,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掉。頭上失雙角,面孔變得橘皮皺?!?/p>

3. 文言文 賣羊 答案

癡人賣羊 梁朝時有個書生,性癡呆,不識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繩子系好羊頸,牽到市場去賣。別人開價都很低,賣了多時也未成交。

市場上的人知他癡呆,就用一只獼猴來偷偷換取了羊。 書生見了獼猴,還只當(dāng)是羊,怪獼猴一下子改變了面目,角也沒有了。

又看看獼猴手腳不停地動,就怪市場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獼猴頭上又沒有傷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牽著獼猴回家,詠順口溜說:“我有一奇獸,能肥也能瘦。

先是羊腥味?,F(xiàn)在散臭味,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掉。

頭上失雙角,面孔變得橘皮皺?!?這是一個古代的笑話.沒什么很大的寓意,就是說傻子不認(rèn)識羊被偷了羊,還自圓其說的故事。

4. 我要文言文《賣羊》的原文和譯文有的頂頂,急用

原文 梁時有一書生,性癡而微有詞辯,不曾識羊.有人餉其一羝羊,乃繩系項,牽入市賣之.得價不多,頻賣不售.市人知其癡鈍,眾乃以獼猴來換之. 書生既見獼猴,還謂是其舊羊,惟怪其無角,面目頓改.又見獼猴手腳不住,只言市人捩去其角,然為獼猴頭上無瘡痕,不可為驗,遂隱忍不言.乃牽獼猴歸家而詠曰:“吾有一奇獸,能肥亦能瘦.向者寧馨膻,今來爾許臭.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售.頭上失卻皂莢子,面孔即作橘皮皺.” 譯文 南朝梁代的時候有一個書生,性情癡呆,略微有些辯論的口才,不認(rèn)得羊.有人送給他一只公羊,就用繩子拴著它的脖子,牽到集市上去賣它.要的價錢不高,卻多次去賣都沒賣掉.市上的人知道他癡呆愚笨,有人就拿來一只獼猴來調(diào)換了公羊. 書生見到獼猴以后,還認(rèn)為這就是他原來的羊,只是怪它沒有了角,臉色立刻改變了.又見獼猴的手腳不停地活動,只道市上的人扭去了它的角,然而因為獼猴頭上沒有留下瘡疤的痕跡,不能作為證明,就只好克制忍耐著不說話.于是牽著獼猴回家,并且吟詠著說:“我有一只奇怪的獸,它能肥來又能瘦.先前如此有膻氣,現(xiàn)在竟是這樣臭.多次牽著進(jìn)市場,連續(xù)三天沒賣走.它頭上丟了皂莢般的角,面孔變得像橘皮一樣皺.”。

5. 《賣羊》文言文

原文:梁時有一書生,性癡而微有詞辯,不曾識羊。有人餉其一羝羊,乃繩系項,牽入市賣之。得價不多,頻賣不售。市人知其癡鈍,眾乃以獼猴來換之。 書生既見獼猴,還謂是其舊羊,惟怪其無角,面目頓改。又見獼猴手腳不住,只言市人捩去其角,然為獼猴頭上無瘡痕,不可為驗,遂隱忍不言。乃牽獼猴歸家而詠曰:“吾有一奇獸,能肥亦能瘦。向者寧馨膻,今來爾許臭。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售。頭上失卻皂莢子,面孔即作橘皮皺?!?/p>

翻譯:梁朝時有個書生,性癡呆,不識羊。

一次,有人送他一只公羊,他用繩子系好羊頸,牽到市場去賣。別人開價都很低,賣了多時也未成交。市場上的人知他癡呆,就用一只獼猴來偷偷換取了羊。

書生見了獼猴,還只當(dāng)是羊,怪獼猴一下子改變了面目,角也沒有了。又看看獼猴手腳不停地動,就怪市場上人扭去了羊角,但獼猴頭上又沒有傷痕,就不好再去怪人。

于是牽著獼猴回家,詠順口溜說:“我有一奇獸,能肥也能瘦。先是羊腥味?,F(xiàn)在散臭味,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掉。頭上失雙角,面孔變得橘皮皺?!?/p>

啟示: ①如果要做好一件事的話就要實現(xiàn)了解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6. 《賣羊》文言文

【原文】

梁時有一書生,性癡而微有詞辯,不曾識羊。有人餉其一羝羊,乃繩系項,牽入市賣之。得價不多,頻賣不售。市人知其癡鈍,眾乃以獼猴來換之。

書生既見獼猴,還謂是其舊羊,惟怪其無角,面目頓改。又見獼猴手腳不住,只言市人捩去其角,然為獼猴頭上無瘡痕,不可為驗,遂隱忍不言。乃牽獼猴歸家而詠曰:“吾有一奇獸,能肥亦能瘦。向者寧馨膻,今來爾許臭。數(shù)回牽入市,三朝賣不售。頭上失卻皂莢子,面孔即作橘皮皺。”

【譯文】

南朝梁代的時候有一個書生,性情癡呆,略微有些辯論的口才,不曾認(rèn)得羊。有人送給他一只公羊,他就用繩子拴著它的脖子,牽到集市上去賣它。要的價錢不高,卻多次去賣都沒賣掉。集市上的人知道他癡呆愚笨,大家就拿一只獼猴來調(diào)換了公羊。

書生見到獼猴以后,還認(rèn)為這就是他原來的羊,只是奇怪它沒了角,臉色頓時改變了。又發(fā)現(xiàn)獼猴的手腳不停地活動,只以為是集市上的人扭去了它的角,然而因為獼猴頭上沒有留下瘡疤的痕跡,不能作為證明,就只好克制忍耐著沒有說出來。于是牽著獼猴回家,并且吟詠道:“我有一只奇怪的獸,它能胖來又能瘦。先前如此有膻氣,現(xiàn)在竟是這樣臭。多次牽著進(jìn)集市,連續(xù)三天賣不掉。它頭上忽然丟了皂莢般的角,面孔也變得像橘皮一樣皺?!?/p>

相關(guān)問答
賣羊了,賣羊了
1個回答2024-03-05 16:49
有一個養(yǎng)羊交流分享的平臺叫做牧羊人論壇也叫做牧羊人養(yǎng)羊網(wǎng),那里有個專門的版塊叫做有問必答,大多都是養(yǎng)羊人提問的一些羊病的防治診斷和羊的飼養(yǎng)問題,如果是羊病知識最好還是自己買本關(guān)于羊病知識的書籍,多看看...
全文
賣羊,山羊
1個回答2024-03-03 11:44
你也可以搜索【牧羊人】或者【牧羊人論壇】多和其他養(yǎng)羊朋友一起交流養(yǎng)羊體會和疑難解答哦。 目前是最好的養(yǎng)羊技術(shù)交流平臺。還有羊只輔助銷售哦 那里有一個版塊叫做【有問必答】的,一般只要描述清楚的問...
全文
<賣羊>幾個小問題
1個回答2024-03-05 05:32
1。羊為什么賣不出去 答:得價不多 2.文中形容這個書生的詞語有哪些 答:癡鈍 3.文中多次出現(xiàn)“其”字,都是代詞,指出它的具體意思 答:按原文順序排列。1、2、代詞,代指書生。3、4、代詞,代...
全文
羊小了不好賣嗎
1個回答2023-09-24 22:55
羊小了不好賣嗎?對啊,羊小了看起來太瘦了,賣不了好價錢,現(xiàn)在帆輪活羊都是按斤態(tài)森信賣的,要太高了沒人要,要低了自己有虧本春模。
收羊的人把羊賣給誰了
1個回答2024-01-14 10:01
羊販子把羊賣給肉食加工廠或者新的養(yǎng)羊戶。羊販子是一種依靠買賣羊掙錢的經(jīng)紀(jì)人,羊販子在農(nóng)村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羊,然后再高價出售,獲取中間的利潤,羊販子的銷售渠道非常暢通,哪里價格高就把收來的羊賣到哪里去...
全文
羊奶那里有賣的
1個回答2024-02-12 08:19
2009年,陽春羊奶乳業(yè),將當(dāng)?shù)靥赜械暮谏窖蚪?jīng)過6年改良,培育出品質(zhì)非凡的奶山羊品種——圣薩努黑山羊。圣薩努黑山羊,生長于摘藥山,完全自然放牧,采食多種中草藥,飲用礦物質(zhì)豐富的山泉水,可謂集“天...
全文
先生羊怎么賣那個笑話?
1個回答2024-03-10 11:26
這是導(dǎo)演安排的,為了劇情需要,沒必要深究,電影就是用來娛樂的,看的開心就好。
羊販子收的羊賣去哪里了?
1個回答2024-01-16 10:34
羊販子收的羊當(dāng)然是賣給菜市場咯,而且有的是直接賣給大型酒店餐館之類的
哪里有奶山羊的胡子賣
1個回答2024-01-19 00:16
農(nóng)村養(yǎng)殖戶家去找。山羊胡子的確可以入藥的,因為不是常用的中藥材,所以槐則返一般中藥店幾乎沒有買的,山羊胡子入藥可以治療好多疾病如胡須瘡等,所以如果在藥店找不到可以到農(nóng)鉛饑村養(yǎng)殖戶家盯仿去找。
文言文 賣羊 啟示
1個回答2024-02-17 01:11
原文:梁時有一書生,性癡而微有詞辯,不曾識羊。有人餉其一羝羊,乃繩系項,牽入市賣之。得價不多,頻賣不售。市人知其癡鈍,眾乃以獼猴來換之。 書生既見獼猴,還謂是其舊羊,惟怪其無角,面目頓改。又見獼猴手...
全文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