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之喻”的故事?

2023-11-30 07:56

1個回答

洞穴隱喻是柏拉圖在《理想國》514-521中描述的對人類知識的基本想象

“洞穴之喻”以生動形象的方式表明了柏拉圖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那就是理想的城邦具有唯一性,其中真正的哲學家適合做城邦的統(tǒng)治者。柏拉圖的哲人王思想標志著古典希臘城邦公共政治生活時代的結(jié)束,哲學與宗教時代的開始。

柏拉圖明確聲稱囚徒與我們相像,即是說他們代表人類無知的狀態(tài),而囚徒走出洞穴的過程則被比喻成通過教育而獲得真理的過程。

而其中轉(zhuǎn)向是個至關(guān)重要的舉動。我們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對上面事物的觀照解釋成是靈魂上升到可知世界而變成哲學家的過程。洞穴之喻對于后來的政治和教育理論影響甚巨。

“洞穴之喻”的故事

在故事中,柏拉圖描述了一個洞穴式的山洞,只有一條長長的通道連接著外面的世界,才有很弱的光線照進洞穴。一些囚徒從小就住在洞中,頭頸和腿腳都被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zhuǎn)頭,只能朝前看著洞穴的墻壁。

在他們背后的上方,燃燒著一個火炬,在火炬和囚徒中間有一條路和一堵墻。而在墻的后面,向著火光的地方,還有些別的人,他們拿著各色各樣的人偶,讓人偶做出各種不同的動作。這些囚徒看見投射在他們面前的墻壁上的影像,便錯將這些影像當作真實的東西。

這時,有一個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站起來環(huán)顧四周并走出了洞穴,于是就發(fā)現(xiàn)了事物的真相,原來他所見到的全是假象,外邊是一片光明的世界。于是,他再在也不愿過這種黑暗的生活了,而且想救出他的同伴。

然而,當他回到洞中的時候,他的那些同伴不僅不相信他說的每一句話,反而覺得他到上面跑了一趟,回來以后眼睛就被太陽烤壞了,居然不能像往前那樣辨識“影像”了。由于他們根本不想離開這個已經(jīng)熟悉的世界,所以就把這位好心人給殺了。

相關(guān)問答
洞穴比喻是什么?
1個回答2023-04-07 04:01
洞穴是對世界、對世界的神秘力量的象征;洞穴這一意向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比喻。 洞穴(拼音dòng xué,英文Cave),即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來的空間,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通...
全文
洞穴之喻
1個回答2023-12-05 17:43
柏拉圖有個經(jīng)典的隱喻,洞穴之喻。 柏拉圖的全部對話錄以《理想國》最著名,而《理想國》的全部內(nèi)容又以洞穴之喻最著名。 蘇格拉底請你想象有一個很深的洞穴,洞口的光線可以照射到洞穴底部。 ...
全文
想知道洞穴比喻什么?
1個回答2024-03-08 04:11
洞穴是對世界、對世界的神秘力量的象征;洞穴這一意向本身就是對世界的比喻。 洞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個充滿神秘的區(qū)域,歐洲人認為洞穴是通向地獄的通道,藏民認為洞穴是邪惡的地方,從不輕易進入。電影...
全文
洞穴之喻的基本介紹?
1個回答2024-03-02 18:56
你看到的只是你能看到的,別人愿意讓你看到的。我們可以肆意笑話別人,評論歷史,但殊不知越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你卻越無知,越迷茫。因為無知,我們只能就會覺得我所看到的就是現(xiàn)實,而突然有一個人萬一提出與你...
全文
洞穴隱喻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3-14 01:22
人為偏見所遮蔽。
洞穴隱喻是什么?
1個回答2024-02-04 13:57
洞穴隱喻是柏拉圖著作《理想國》中最著名的段落,柏拉圖對人類的處境,尤其是人類的認識加以形象的描述,并把它們同整個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柏拉圖著作中最著名的段落,就是《理想國》中的洞穴隱喻。從此,柏拉圖對...
全文
洞穴的洞穴成因
1個回答2024-02-27 08:36
CaCO3+H2O+CO2→Ca(HCO3)(巖石溶解形成洞穴)  Ca(HCO3)→CaCO3↓+H2O+CO2↑(析出沉淀形成鐘乳石)  巖溶洞穴也要經(jīng)過形成、發(fā)展和衰亡的過程。坍塌天坑的形成...
全文
到底柏拉圖的“洞穴隱喻”意味著什么?
1個回答2024-01-27 23:14
柏拉圖利用“洞穴”這個隱喻作類比,是意在描述人類和真實世界的關(guān)系: 柏拉圖不認為知識等同于知覺,因為知覺并不可靠,而真實的知識應(yīng)該要絕對正確。但他把心靈比作眼睛,正顯示他認為知識運作機制和知覺相類...
全文
洞穴是什么?
3個回答2022-11-27 23:15
洞穴(拼音dòng xué,英文Cave),即在土中、在峭壁上或在小丘里挖出來的空間,尤指有洞口通到地表面的天然地下室。通常由水的侵蝕作用,或是風與微生物等其他外力的風化作用形成。[1] 目前最流行的...
全文
洞穴是什么
2個回答2022-11-28 08:32
天然山洞(溶洞),一般為喀斯特地形
熱門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