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表現了讀書勤奮的事例,要真實的~··

2023-11-25 14:20

2個回答
頭懸梁錐刺股,孫康映雪讀書,鑿壁借光多去了。
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1.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锖饩驮谵r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著急,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墒强锖饧依锖芨F,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瓉韽谋诳p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2.組逖聞雞起舞
當匈奴貴族橫行北方、西晉王朝面臨崩潰的時候,晉朝有一些有志氣的將領還堅持在北
方戰(zhàn)斗。劉琨就是這樣的杰出代表。
劉琨年青的時候,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晉初期,他們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
洛陽東北)做主簿,晚上,兩人睡在一張床上,談論起國家大事來,常常談到深更半夜。
一天夜里,他們睡得正香的時候,一陣雞叫的聲音,把祖逖驚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
天邊掛著殘月,東方還沒有發(fā)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腳踢踢劉琨。劉琨醒來揉揉眼睛,問是怎么回事。祖逖說:“你聽
聽,這可不是壞聲音呀。它在催我們起床了?!?
兩個人高高興興地起來,拿下壁上掛的劍,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劍來。
就這樣,他們一起天天苦練武藝,研究兵法,終于都成為有名的將軍。
3.囊熒映雪
車胤捉來螢火蟲當讀書用的燈,孫康就著雪地的反光讀書學習,倆人都是刻苦讀書的典范。

4.頭懸梁,錐刺股。頭懸梁:晉代名士孫敬,晝夜苦讀,唯恐困倦,就用繩系發(fā)懸在房梁上,瞌睡時把自己拽醒,繼續(xù)學習。錐刺股:戰(zhàn)國時有位名為蘇秦的好學者,晝夜勤讀,困倦時就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清醒后繼續(xù)學習。形容刻苦學習,永不懈怠。

5.程門立雪好像和刻苦讀書無關。。
程門立雪的故事,是人人都知道的:宋代楊時,一次去見老師程頤,程頤剛好在打瞌睡,楊時與他的同窗游酢皆侍立不去。程頤醒來時,門外積雪已深一尺?!端问贰酚涊d這個故事,無疑是為了表彰楊、游兩人的“尊師重道”。

宋濂的讀書經歷

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明代重臣,被稱為“開國文臣之首”。一代禮樂,多由其裁定,著作宏富,主倏 《元史》、著有《宋學士文集》。
他幼年家貧,常借書苦讀。在其《送東陽馬生序》一文中,敘述了自己苦讀的經歷:他細時就愛讀書,可是家貧買不起書。就經常到有藏書人家借書,一借到書,就日以繼夜地趕抄,即使在數九寒天,硯水結冰,手指凍僵,也不亭筆。他借書守信,按期歸還,有書的有家才肯不斷借書給他。
宋濂讀書時,遇到疑難,自己不能解決時,他就長途跋涉到百里以外去尋訪名師指教。逢嚴冬季節(jié),他忍饑挨餓,頂風冒雪,穿過巨谷,爬上大山,兩腳凍裂出一道道血口,仍繼續(xù)尋訪老師。宋濂十幾年如一日刻苦讀書,終于取得杰出成就。

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于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余歲起……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
由于他一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斗”。

彭德懷書不離身

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彭德懷,因在1959年中共中央召開的“廬山會議”上,上書批評1958年以來的左傾錯誤,堅持正確意見而遭批判和免職。他被罷官后從中南海搬出來,在清理東西時,把元帥服、狐皮大衣、地毯等統統上交。他說“凡是當老百姓用不著的東西,我都不要。但是書,一本也不能丟。”把收藏的二十多箱書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1965年,他到西南三線工作時,又把這二十多箱書帶在身邊。十年浩劫中,彭德懷身遭厄運,橫遭迫害,他念念不忘的還是那些書。他對警衛(wèi)參謀說:“我別的沒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記我那些書。”
他工作之余就沉浸書海,桌上、床上、柜子上到處是書。他讀書十分認真,他讀過的書加滿了批注。

愛迪生以書為枕

大名鼎鼎的美國科學家愛迪生,一生的發(fā)明多達近二千項,被譽為“發(fā)明大王”。這也與他勤非讀書分不開的,他常常通宵達旦地讀書,查資料,困極了,他就以書當枕,在實驗室躺一會兒。因此,有人風趣地說:“怪不得愛迪生有那么多的知識,原來他在睡夢中也還要從書本里吸取營養(yǎng)哩?!?br/>
撲在書的高爾基

高爾基,前蘇聯大文豪,列寧稱他是“無產階級藝術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他出生在沙俄時代的一個木匠家庭,4歲喪父,寄養(yǎng)在外祖母家。因為家庭極為寒,他只讀過兩年小學。10歲時就走入冷酷的“人間”。他當過學徒,搬運工人,守認人,面包師。還兩度到俄國南方流浪,受盡苦難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歡讀書,在任何情況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機會,撲在書上如饑似渴地讀著。如他自己所說:“我撲在書,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br/>他為了讀書,受盡了屈辱。10歲時在鞋店當學徒,沒有錢買書,就到處借書讀。那時的學齡前徒,實際上是奴仆:上街買東西,生爐子,擦地板,洗菜帶孩子……每天從早晨干到半認。在勞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老板娘禁止高爾基讀書,還到閣樓上搜書,搜到書就撕碎。因為讀書,還挨過老板娘的毒打。高爾基為了看書,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說過:“假如有人向我提議說:‘你去廣場上用棍棒打你一頓!’我想,就是這種條件,我也可以接受的?!?br/>由于高爾基一生如饑似渴地讀書,勤奮不懈地努力,他寫下了大量有影響的作品:《海燕》、《鷹之歌》、《母親》、《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間》、《我的大學》。除此之外,還寫了劇本和大量的政論、特寫、文藝評論等。
相關問答
關于勤奮好學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20 16:53
囊螢映雪 鑿壁借光 懸梁刺股 廢寢忘食
不勤奮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1-22 23:46
  傷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
全文
天才出自勤奮的例子有哪些?
1個回答2024-02-23 22:44
故事如下: 1、懸梁刺股的蘇秦: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字季子,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曾與張儀一起師從鬼谷子學習兵法。學成之后,他到各國去游說,但卻始終一無所獲。他下定決心,發(fā)憤...
全文
勤奮出天才事例
1個回答2024-02-18 14:14
天才:愛因斯坦. 勤奮:海輪.凱勒
勤奮好學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2-21 06:23
聞雞起舞 勤學苦練 一絲不茍 一心一意 全神貫注 聚精會神 目不斜視 專心致志 廢寢忘食 發(fā)奮圖強 目不轉睛 手不釋卷 勤學好問 孜孜不倦 晝耕夜誦 鑿壁偷光 天道酬勤 鐵杵磨針 ...
全文
有關勤奮的事例(5個)越不為人知越好
1個回答2024-02-12 23:11
詹天佑,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鳴鐘拆開,擺弄和捉摸里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
全文
勤奮好學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2-18 16:44
愛因斯坦的小故事 1879年3月14日,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東部的烏爾姆,猶太血統。他的父親海爾曼·愛因斯坦很有數學天賦,但父母沒錢供他上學,只好棄學經商,愛因斯坦的母親保里諾·愛因斯坦是富有糧...
全文
古代勤奮的事例
1個回答2024-03-08 06:11
勤奮攀登科高峰基礎講道理副勸名聯說:書山路勤徑海涯苦作舟深刻闡明:要想攀登萬仞高峰必須勤奮基礎 眾所周知著名數家華羅庚堅信份艱辛份沒窮鄉(xiāng)僻壤所困縛數領域辛勤耕耘終于攻克數堅實堡壘取勝利皇冠 貝...
全文
一個有關勤奮的名人事例
1個回答2024-03-13 16:26
劉綺燃荻讀書。梁代時彭城人劉綺,“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折之,燃荻為燈”,發(fā)奮讀書。 蘇廷吹火讀書?!吧俨坏酶敢?,常與仆夫雜處,而好學不倦。每欲讀書,總無燈燭,嘗于馬廄中,借火照書誦焉,其苦...
全文
有關天才出自勤奮的例子
1個回答2022-09-06 03:30
頭懸梁,錐刺股。
熱門問答